含假的成语20个,带解释例句
狐假虎威hújiǎhǔwēi成语解释:假:借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 。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
成语出处:《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
例句:果然府中来借,怎好不借?只怕被别人狐假虎威的诓的去,这个却保不得他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假公济私jiǎgōngjìsī成语解释: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 。
成语出处:《汉书·杜业传》:“方进终不举白,专作威福,阿党所厚,排挤英俊,托公报私,横厉无所畏忌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他假公济私,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
例句:现在那些招摇撞骗,假公济私的玩意儿太多了 。(欧阳山《三家巷》二六)
假途灭虢jiǎtúmièguó成语解释: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
例句:此乃“假途灭虢”之计也 。虚名收川,实限荆州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
假力于人jiǎlìyúrén成语解释:借别人的力量做事 。
成语出处:《列子·汤问》:“耻假力于人,誓手剑以屠黑卵 。”
假仁假义jiǎrénjiǎyì成语解释:伪装仁慈善良 。
成语出处:《朱子全书·历代一·唐》:“汉高祖私意分数少,唐太宗一切假仁假义以行其私 。”
例句:他第一便想抢曾乡绅的家,那暴发的绅士,假仁假义的,好不可恶!(郑振铎《黄公俊的最后》)
假痴不癫jiǎchībùdiān成语解释:痴:傻,呆 。癲:疯癫,癫狂 。假装呆傻,实际并不疯癫 。形容外表看似愚钝,而心里却十分清醒 。
成语出处:《三十六计》第二十七计:“当其机未发时,静屯似痴;若假癲,则不但露机,且乱动而群疑;故假痴者胜,假癲者败 。”
假手于人jiǎshǒuyúrén成语解释:假:利用 。借助别人来为自己办事 。
成语出处:《后汉书·吕布传》:“诸将谓布曰:‘将军常欲杀刘备,今可假手于术 。’”
假人假义jiǎrénjiǎyì成语解释:伪装仁慈善良 。
例句:明明他心里也巴不得杀了安德海,偏是嘴里假人假义 。(高阳《玉座珠帘》下册)
假以辞色jiǎyǐcísè成语解释:指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地对待 。
例句:叫他传了那厨子来当一次差,我们在旁边假以辞色,逐细盘问他,怕问不出来?(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六回)
假誉驰声jiǎyùchíshēng成语解释:指没有真才实学,靠互相吹捧扬名 。
成语出处:《旧唐书·薛登传》:“比来举荐,多不以才,假誉驰声,互相推奖 。”
推荐阅读
- 稻草人含羞草读后感
- 成语故事读后感400字
- 蕴含人生哲理的格言
- 黄继光|《黄继光》读后感
- 成语故事有哪些|成语故事读后感
- 红楼梦读后感|红楼梦读后感之看红楼,含笑的悲剧
- 绿野仙踪读后感|《绿野仙踪》读后感400字
- 读伟大的悲剧有感|读《尊严的含金量》有感
- 丁丁当当读后感|《叮叮当当》读后感
- 十二生肖四字成语|《十二生肖》读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