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开的成语63个,带解释例句( 四 )


开诚布公kāichéngbùgōng成语解释: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评》:“开诚心,布公道 。”
例句:上头的公事是叫地方官时时接见商人,与商人开诚布公,联络一气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
开雾睹天kāiwùdǔtiān成语解释:比喻使人豁然开朗 。
成语出处:汉·徐干《中论·审大臣》:“文王之识也,灼然若披云而见日,霍然若开雾而观天 。”
开物成务kāiwùchéngwù成语解释:开:开通,了解;务:事务 。通晓尤物之理,得以办好各种事情 。
成语出处:《易·系辞上》:“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
例句:涉猎不休,经史百氏,开物成务,以发厥志 。(宋·陈亮《祭俞德载知县文》)
开柙出虎kāixiáchūhǔ成语解释:柙:关猛兽的木笼 。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 。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
成语出处:《论语·季氏》:“孔子曰:‘……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例句:开柙出虎,孔宣父不责他人;当路斩蛇,孙叔敖盖非利己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
开弓不放箭kāigōngbùfàngjiàn成语解释:比喻故意做出一种要行动的姿态 。
开源节流kāiyuánjiéliú成语解释:开发水源,节制水流 。比喻增加收入,节省开支 。
成语出处:《荀子·富国》:“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 。”
例句:在经济工作中,应该经常注意开源节流 。
开国功臣kāiguógōngchén成语解释: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下汗马功劳的人 。
例句:以后元璋作了皇帝,淮西诸将和幕府僚属都成了开国功臣 。(吴晗《朱元璋传》)
开宗明义kāizōngmíngyì成语解释:开宗:阐发宗旨;明义:说明意思 。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讲明主要意思 。
成语出处:《孝经·开宗明义》宋·邢昺题解:“开,张也;宗,本也;明,显也;义,理也 。言此章开张一经之宗本,显明五孝之义理,故曰开宗明义章也 。”
例句:在这开宗明义的第一信里,请你们容我在你们面前介绍我自己 。(冰心《寄小读者·通讯一》)
茅塞顿开máosèdùnkāi成语解释: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 。原来心里好象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 。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
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
眉开眼笑méikāiyǎnxiào成语解释:眉头舒展,眼含笑意 。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彼见昨日惊魂魂魄,今日眉花眼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