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教的成语33个,带解释例句( 二 )


神道设教shéndàoshèjiào成语解释:神道:本指天教,即神明之理,后指关于鬼神祸福之说 。利用鬼神迷信作为教育手段 。
成语出处:《易·观》:“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
例句:尼神道设教,假箕仙言上帝震怒,将降祸于夫人 。(清·陆以湉《冷庐杂识·郑峚阳》)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shíniánshēngjù,shíniánjiàoxùn成语解释: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 。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
成语出处:《左传·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反面教员fǎnmiànjiàoyuán成语解释:反面:坏的,消极的一面 。指与人民为敌的人的言行,可以从反面教育人民 。
例句:出了最大的反面教员,我们的党可以从这场血淋淋的惨痛的教训中汲取教益 。(李娴娟等《血染的爱》)
教亦多术jiàoyìduōshù成语解释:教:教诲;术:方法 。教诲人有多种方法 。
成语出处:《孟子·告子下》:“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
九流三教jiǔliúsānjiào成语解释:泛指宗教、学术中各种流派 。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 。
成语出处: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六:“(梁武)帝问三教九流及汉朝旧事,了如目前 。”
奉令承教fènglìngchéngjiào成语解释:奉:遵从;承:接受 。遵从命令,接受指教 。指完全按照别人的命令、意图去办事 。
成语出处:《战国策·燕策二》:“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免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
例句:至如赵秉钧之妄用佥壬,变生不意,犹不过奉令承教者耳 。(章炳麟《致袁世凯电》)
屡教不改lǚjiànbùgǎi成语解释:多次教育,仍不改正 。
例句:犯错误的人,出岔子极少数坚持错误、屡教不改的以外,大多数是可以改正的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画荻教子huàdíjiàozǐ成语解释:荻:芦苇 。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 。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
成语出处:《宋史·欧阳修传》:“家贫,致以荻画地学书 。”
明教不变míngjiàobùbiàn成语解释:教令明确,让老百姓有所适从,便不会发生变乱 。
成语出处:《商君书·赏刑》:“夫明赏不费,明刑不戮,明教不变,而民知于民务,国无异俗 。”
明刑弼教míngxíngbìjiào成语解释:弼:辅助 。用刑法晓喻人民,使人们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达到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 。
成语出处:《尚书·大禹漠》:“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 。”
例句:明刑弼教,道尊老氏 。(唐·张说《起义堂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