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下基层心得体会|干部下基层活动心得体会( 三 )


三、建设新供销 真经化践行
【干部下基层心得体会|干部下基层活动心得体会】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生动的实践经历,时间虽短,但思考良多 。农业是供销社生存的基础,农村是供销社经营的阵地,农民是供销社服务的上帝 。供销社要做服务三农的排头兵 。农业、农村和农民需要什么?供销社应做些什么?我们要把这次实践化为理性地思考,把获取的经验化为实际行动,倾情为三农提供系列化的优质服务,真正解决百姓所关注、所期盼的实际问题 。
一是搭建新平台,大力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解决农村生产、生活需要问题 。为把便民服务送到农民朋友家门口,千方百计地满足农民朋友的需要,近两年,我们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205家,覆盖全县60%以上的行政村,收到了便民服务的好效果,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 。2011年,积极推进省市社下达的35家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 。再用23年时间,真正达到村村覆盖,努力把村级综合服务社办成集村务、商务、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办成融农副产品购销、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村生活资料销售为一体的便民服务网络,办成合作经济的新载体、助农增收的新平台、服务农民的新窗口、和谐社会的新亮点 。
二是组建新网络,加快发展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 。随着党和国家惠民政策的落实,茶桑药栗等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农民朋友生活不断提高,农村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随之也带来了农业生产资料买难和农副产品卖难的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加快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建设,争取用12年时间组建县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中心,完善农资仓储物流基础设施,推进农资连锁配送服务,营造便利实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其次,要加快农副产品现代购销网络建设 。围绕我县茶叶、药材等支柱产业,实行开放办社,采取领办、引办、创办等办法,用23年时间组建23个茶叶、药材购销中心和1个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中心,促进农副产品进城入市,日用消费品下乡进村,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朋友买难卖难的问题 。
三是创建新机制,引领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解决农副产品集约、集群的问题 。我县农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如何立足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实现产业集群、产品集约,就是要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引领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 。要在现有领办乌云山兴合茶叶专业合作社、河南畈兴合茶叶专业合作社、梅岩兴合茶叶专业合作社、岩河岭兴合茶叶专业合作社等4个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用23年时间,力争一乡一镇创办一个特色专业合作社 。着重在三个方面来培育:一是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开辟产品进超市、进社区、进批发市场、进国内国际市场的便捷通道;二是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营销、技术、加工、仓储等服务;三是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规范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总之,我们将用实际行动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真正把供销社办成农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指导、协调和服务中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