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李的成语22个,带解释例句

道边苦李dàobiānkǔlǐ成语解释:比喻庸才,无用之才 。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
沉李浮瓜chénlǐfúguā成语解释: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 。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淝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 。”
张冠李戴zhāngguānlǐdài成语解释: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 。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
成语出处: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二《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 。’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 。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
例句:但老船夫却作错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张冠李戴”了 。(沈从文《边城》十四)
卖李钻核màilǐzuānhé成语解释:先钻李核,然后出卖,免得别人得到良种 。形容极端自私 。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俭啬》:“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táolǐbùyán,xiàzìchéngxī成语解释: 。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 。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
成语出处:《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
瓜李之嫌guālǐzhīxián成语解释:瓜李:瓜田李下 。比喻处在嫌疑的地位 。
成语出处:《旧唐书·柳公权传》:“瓜李之嫌,何以户晓?”
例句:谁知事既不谐,反涉瓜李之嫌,今日父母哥嫂亦不能相谅,何况他人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一)
夭桃秾李yāotáonónglǐ成语解释:比喻年少美貌 。多用为对人婚娶的颂辞 。
成语出处:《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 。”
例句:夭桃秾李,宜早合良缘,毋使婚嫁愆期,致令幼女怀春,吉士有摽梅之赋也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八回)
张公吃酒李公醉zhānggōngchījiǔlǐgōngzuì成语解释:比喻由于误会而代人受过 。
成语出处: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一:“天后时,谣言曰:‘张公吃酒李公醉 。’张公者,斥易之兄弟也;李公者,言李氏大盛也 。”
例句:世上有如此不公之事,正是张公吃酒李公醉,桑树上脱枝柳树上报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十六回)
李代桃僵lǐdàitáojiāng成语解释:僵:枯死 。李树代替桃树而死 。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