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忧的成语28个,带解释例句( 二 )


忧心如捣yōuxīnrúdǎo成语解释:忧愁得像有东西在捣心一样 。形容十分焦急 。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小弁》:“我心忧伤,惄焉如捣 。”
自相惊忧zìxiāngjīngrǎo成语解释:自己人互相惊动扰乱,造成不安 。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 。”
思深忧远sīshēnyōuyuǎn成语解释:思虑得深,为久远的事操心 。形容考虑周到 。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 。不然,何忧之远也 。”
无忧无虑wúyōuwúlǜ成语解释: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 。
成语出处: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我做了个草庵中无忧无虑的僧家 。”
高枕无忧gāozhěnwúyōu成语解释:垫高枕头睡觉,无忧无虑 。比喻思想麻痹,丧失警惕 。
成语出处:《战国策·魏策一》:“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
例句:孔明已死,我等皆高枕无忧矣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四回)
忧国奉公yōuguófènggōng成语解释:心怀国家,努力做好工作 。
成语出处:《后汉书·祭遵传》:“安得忧国奉公之臣如祭征虏者乎 。”
忧国忘家yōuguówàngjiā成语解释:因忧虑国事而不考虑自己的家事 。
成语出处:《后汉书·来歙传》:“中郎将来歙,攻战连年,平定羌、陇,忧国忘家,忠孝彰著 。”
例句:忧国忘家,用意深远,所谓朝之耆德老成人者 。(唐·韩愈《论孔戣致仕状》)
忧国忧民yōuguóyōumín成语解释: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
例句:那时节,朕却忧国忧民 。(明·吴承恩《西游记》)
忧患余生yōuhuànyúshēng成语解释:忧患:困苦患难;余生:大灾难后侥幸存活的生命 。指饱经患难之后侥幸保全下来的生命 。
例句:既已忧患余生,出而图事,则宜屏迩言而闳远略 。(章炳麟良《致段祺瑞电》)
忧深思远yōushēnsīyuǎn成语解释:深刻忧虑,长远打算 。
成语出处:《诗经·唐风·蟋蟀》小序:“忧深思远,俭而用礼,乃有尧之遗风焉 。”
例句:水晶帘卷,听声声激越,忧深思远 。(清·陈天华《狮子吼》楔子)
内顾之忧nèigùzhīyōu成语解释:旧时形容没有妻子,身在外又要顾虑家事 。现形容有内部的忧虑 。
成语出处:晋·左思《咏史》诗:“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 。”
例句:今南方已平,可无内顾之忧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一回)
忧心如焚yōuxīnrúfén成语解释:如焚:象火烧一样 。心里愁得象火烧一样 。形容非常忧虑焦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