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明的成语110个,带解释例句( 九 )


明修栈道 , 暗渡陈仓míngxiūzhàndào , àndùchéncāng成语解释: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 , 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 , 俺可暗度陈仓古道 。这楚兵不知是智 , 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 。俺往陈仓古道抄截 , 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
例句:孤家用韩信之计 , 明修栈道 , 明修栈道 , 暗渡陈仓 , 攻定三秦 , 动取五国 。(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
聪明正直cōngmíngzhèngzhí成语解释:头脑聪明,行为正直无私 。形容词人的品质优秀 。
成语出处:《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 。”
例句:那包爷(拯)自小聪明正直 , 做知县时 , 便能剖人间暧昧之情 , 断天下狐疑之狱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图断冤》)
明月清风míngyuèqīngfēng成语解释:只与清风、明月为伴 。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 。也比喻清闲无事 。
成语出处:《南史·谢惠传》:“入吾室者 , 但有清风;对吾饮者 , 惟当明月 。”
明月入怀míngyuèrùhuái成语解释:比喻人心胸开朗 。
成语出处:南朝宋·鲍照《代淮王》诗:“朱城九门门九闺 , 愿逐明月入君怀 。”
明哲保身míngzhébǎoshēn成语解释: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 。现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
成语出处:《诗·大雅·烝民》:“既明且哲 , 以保其身 , 夙夜匪懈 , 以事一人 。”
例句:高节更只能造就一些明哲保身的自了汉 , 甚至于一些虚无主义者 。(朱自清《论气节》)
聪明智慧cōngmíngzhìhuì成语解释:智力过人 , 心思敏锐 。
成语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洒雪堂巧结良缘》:“不觉魏鹏渐渐长大……聪明智慧 , 熟于经史 。”
例句:要论这小姐的模样儿 , 聪明智慧 , 根基家当 , 倒也配的过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九回)
明正典刑míngzhèngdiǎnxíng成语解释:明:表明;正:治罪;典刑:法律 。依照法律处以极刑 。旧时多用于处决犯人的公文或布告中 。
成语出处:宋·吕颐浩《辞免赴召乞纳节致仕札子》:“如是托疾 , 自当明正典刑;如委实抱病 , 伏望天慈 , 放臣闲退 。”
开宗明义kāizōngmíng, yì成语解释:开宗:阐发宗旨;明义:说明意思 。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讲明主要意思 。
成语出处:《孝经·开宗明义》宋·邢昺题解:“开 , 张也;宗 , 本也;明 , 显也;义 , 理也 。言此章开张一经之宗本 , 显明五孝之义理 , 故曰开宗明义章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