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息的成语29个,带解释例句

鼻息如雷bí xī rú léi成语解释:鼻息:鼾声 。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 。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 。
成语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上使人微觇准所为,而准方酣寝于中书,鼻息如雷 。”
屏声息气bǐng shēng xī qì成语解释: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 。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
成语出处:《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
例句:只见两三个丫头都在那里屏声息气,齐齐地伺侯着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
烽鼓不息fēng gǔ bù xī成语解释:烽鼓:烽火与战鼓;息:停止 。比喻战乱不止 。
成语出处: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晋宋迄今,有切民患;烽鼓相望,岁时不息 。”
川流不息chuān liú bù xī成语解释:川:河流 。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
成语出处: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
例句:两个丫头,川流不息的在家前屋后的走,叫的太太一片声响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七回)
奄奄一息yǎn yǎn yī xī成语解释: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 。只剩下一口气 。形容临近死亡 。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七回:“惠王亲往问疾,见痤病势已重,奄奄一息 。”
例句:他已被打得体无完肤,奄奄一息了 。
人亡政息rén wáng zhèng xī成语解释:亡:失去,死亡;息:废,灭 。旧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死了,他的政治措施也跟着停顿下来 。
成语出处:《礼记·中庸》:“文武之政,布在方策 。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
风平波息fēng píng bō xī成语解释:风和波浪都没有 。比喻平静无事 。
成语出处:《四海记·祖师复下凡间救苦》:“武当山祖师大显威灵,逢难救难,遇危救危,四海风平波息,发感神威 。”
姑息养奸gū xī yǎng jiān成语解释:姑息:为求苟安,无原则地宽容;养:助长;奸:坏人坏事 。无原则地宽容,只会助长坏人作恶 。
成语出处:《礼记·檀弓上》:“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
例句:为有勾结匪类,荡轶范围情事,尤为法律所不容,切勿姑息养奸,致贻隐患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十三回)
息息相通xī xī xiāng tōng成语解释:呼吸也相互关联 。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
例句:水是生命的源泉,水与生命的起源息息相通 。
金鸡消息jīn jī xiāo xī成语解释:指皇帝下赦令招安的消息 。
成语出处:《新唐书·百官志三》:“赦日,树金鸡于仗南,竿长七丈,有鸡高四尺,黄金饰首,衔绛幡长七尺,承以彩盘,维以绛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