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烛的成语21个,带解释例句

炳烛夜游bǐng zhú yè yóu成语解释:旧时比喻及时行乐 。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丕《又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炳烛夜游,良有以也!”
例句:古人炳烛夜游,良有以也 。(唐·李白《春夜宴从桃花园序》)
灯烛辉煌dēng zhú huī huáng成语解释:辉煌:光辉耀眼 。形容灯光烛火通明,光辉耀眼 。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军士引阚泽至,只见帐上灯烛辉煌,曹操凭几危坐 。”
风烛残年fēng zhú cán nián成语解释:风烛:被风吹的蜡烛,容易熄灭;残年:残余的岁月,指在世不太久 。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
成语出处: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陈图后》:“时年五十有三,或恐风烛奄及,聊遗教于子孙耳 。”
例句:有许多象祁老者的老人,希望在太平中度过风烛残年,而侵略者的枪炮打碎了他们的希望 。(老舍《四世同堂》六)
秉烛夜游bǐng zhú yè yóu成语解释:秉:执持 。旧时比喻及时行乐 。
成语出处:《古诗十九首》:“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
例句:唐·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
洞房花烛dòng fáng huā zhú成语解释:形容结婚的景象 。
成语出处:北周·庾信《和咏舞》诗:“洞房花烛明,燕余双舞轻 。”
例句:洞房花烛之夜,两新人原是旧相知,又多是吃惊吃吓,哭哭啼啼,死边过的,竟得团圆,其乐不可名状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九)
剪烛西窗jiǎn zhú xī chuāng成语解释:原指思念远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语 。后泛指亲友聚谈 。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例句:今视之殆如梦寐,与谈诗文,慧黠可爱 。剪烛西窗,如得良友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连琐》)
洞烛其奸dòng zhú qí jiān成语解释:洞:透彻;烛:照见;奸:奸诈 。对别人的阴谋诡计看得很清楚 。
当风秉烛dāng fēng bǐng zhú成语解释:秉:举着 。迎着风举着蜡烛 。比喻身陷危险境地 。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勘金环》第三折:“我性命恰便似当风秉烛,恰便似水不浮沤 。”
风中之烛fēng zhōng zhī zhú成语解释:在风里晃动的烛光 。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人 。也比喻随时可能消灭的事物 。
成语出处: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陈图后》:“时年五十有三,或恐风烛奄及,聊遗教于子孙耳 。”
例句:老拙夫妇年近七旬,如风中之烛,早暮难保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
风烛之年fēng zhú zhī nián成语解释: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
成语出处: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陈图后》:“时年五十有三,或恐风烛奄及,聊遗教于子孙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