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止的成语31个,带解释例句( 三 )


成语出处:《后汉书·张俭传》:“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 。”
例句:你兄弟在外,隐姓埋名,或是找一个地方藏身,或是到处漂泊,望门投止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章)
学无止境xué wú zhǐ jìng成语解释: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 。
成语出处:清·刘开《问说》:“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令行禁止lìng xíng jìn zhǐ成语解释: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 。形容法令严正,执行认真 。
成语出处:《管子·立政》:“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破 。如百体之从心,政之所期也 。”
以汤止沸yǐ tāng zhǐ fèi成语解释:用开水去制止水的沸腾 。比喻不从根本上着手,对事情没有帮助 。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尽数》:“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 。”
流行坎止liú xíng kǎn zhǐ成语解释:流:水顺势流;坎:低陷不平 。顺流而行,遇险即止 。比喻顺利时出仁,遇挫时退隐 。
成语出处:汉·贾谊《鹏鸟赋》:“乘流则逝,得坎则止 。纵躯委命,不私与已 。”
戛然而止jiá rán ér zhǐ成语解释: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
成语出处:清·章学诚《文史统义·古文十弊》:“夫文章变化,侔于鬼神,斗然而来,戛然而止,何尝无此景象?”
例句:就这一句,戛然而止,听来格外令人注意 。(高阳《玉座珠帘》下册)
流言止于智者liú yán zhǐ yú zhì zhě成语解释:没有根据的话,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 。形容谣言经不起分析 。
成语出处:《荀子·大略》:“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 。”
止戈为武zhǐ gē wéi wǔ成语解释:意思是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 。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
成语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非尔所知也 。夫文,止戈为武 。”
止谈风月zhǐ tán fēng yuè成语解释:止:只,仅 。只谈风、月等景物 。隐指莫谈国事 。
成语出处:《南史·徐勉传》:“今昔止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 。”
止于至善zhǐ yú zhì shàn成语解释:止:达到;至:最,极 。达到极完美的境界 。
成语出处:《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例句:革命无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么“止于至善”,这人间世便同时变了凝固的东西了 。(鲁迅《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
如丘而止rú qiū ér zhǐ成语解释:如:到达;丘:丘陵;止:止步 。指遇到困难则停下来,不求上进 。
成语出处:《荀子·宥坐》:“如垤而进,吾与之;如丘而止,吾已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