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关于福字的来历( 二 )


把福字贴在门前,文字记载有宋代吴自牧的《梦梁录》:“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 。“贴春牌”,就是把福字写在红纸上,贴在大门前 。由此可知,贴福字的风俗,至少从南宋已经开始,历史可谓悠久 。
前年深秋,曾在恭王府花园里看到康熙写的福字 。公元1673年,康熙为祖母孝庄太后“请福续寿”,写下了著名的“长寿之福” 。这个福字如果仔细品味,就会发现里面暗含“多子、多才?穴财?雪、多田、多寿、多福”数个汉字,字形窄而狭长,民间称之“长瘦”,这是古往今来绝少的“五福”合一之福、福寿合一之福 。康熙一生酷爱书法,虽然书法极佳,却不像他孙子乾隆那样到处题字 。所以,康熙御笔题字,流传最少 。据说康熙一生流传的字,就剩三个字,一是“无为”,一是“福” 。
“无为”二字,存于故宫;“福”字,就是恭王府中的“福”字碑 。康熙的笔墨,可谓稀世之珍,有“康熙一字值千金”的说法 。
《幽梦影》说:“值太平世,生湖山郡,官长廉静,家道优裕,娶妇贤淑,生子聪慧,人生如此,可云全福 。”这里的六条齐备,实在很难 。不过,今天我们的大环境越来越好,福自然会走进千家万户 。
"福"解释为"福气"、"福运" 。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民间为了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在门前贴上福字.甚至到后来将"福"字倒过来贴,以求谐音"福倒了","福气已到".
在宋代吴自牧的《梦梁录》中:“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 。“贴春牌”,就是把福字写在红纸上,贴在大门前 。由此可知,贴福字的风俗,至少从南宋已经开始,历史可谓悠久 。
相传武王伐纣胜利后姜太公封神时,把自己的妻子叶氏封为穷神,还告诉她说:“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 。”从此,家家过年贴福字,就是告诉穷神,我这里是有福的地方,你千万不能进来 。福字,就是摆脱穷困、追求幸福的象征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传说,但体现出百姓向往好运的心念.
【过年关于福字的来历】福字为我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甲骨文中就曾出现,是装酒器具在神前的形状,因为古人用酒象征生活富裕 。现在的福字,由示、一、口和田组成,示,指神抵;田,指耕地、打猎;一字,按《说文》解释说:“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口字,《说文》说:“口,人所以言食也 。”在这个福字上,寄托了老百姓祈求得到田地,以满足温饱需求的愿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