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塔 新“毒王”拉姆达,毒性不输德尔塔,已席卷41国,我国能例外吗?


德尔塔 新“毒王”拉姆达,毒性不输德尔塔,已席卷41国,我国能例外吗?
文章图片

德尔塔 新“毒王”拉姆达,毒性不输德尔塔,已席卷41国,我国能例外吗?
文章图片

德尔塔 新“毒王”拉姆达,毒性不输德尔塔,已席卷41国,我国能例外吗?
文章图片

德尔塔 新“毒王”拉姆达,毒性不输德尔塔,已席卷41国,我国能例外吗?
文章图片

就在我们还在为“德尔塔”毒株烦恼的时候 , 新一代毒王“拉姆达”已经在秘鲁进化完毕 , 进化之后的“拉姆达”毒株不仅传染能力更强 , 而且对疫苗的耐药性也更强 , 现如今已经席卷41个多国家和地区 , 美国和日本都已经全部中招 。
有专家分析认为 , 按照目前的传播趋势 , 拉姆达毒株很有可能会取代德尔塔毒株 , 成为下一个阶段全球流行的“毒王” 。
那么 , 防疫措施堪称教科书的我国 , 能够应对拉姆达毒株吗?
拉姆达毒株拉姆达的出现 , 其实科学家们一点儿也不例外 。 这主要是因为 , 新冠病毒属于RNA病毒 , 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病毒介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很容易发生变异 , 再加上新冠病毒的自我复制速度非常快 , 每小时都会自我复制好多代 。 再加上国外疫情仍在大规模流行 , 病毒在传播的过程中 , 也就非常容易发生突变 。
大多数情况下 , 基因突变并不会影响性状的表达 , 但如果在关键基因上出现突变 , 就有可能会影响蛋白质的表达 。
经过多次变异之后 , 一些变异毒株就出现了 。 但要知道的是 , 病毒变异并没有方向 , 有可能毒性变得更强 , 也有可能毒性变得更弱;有可能传染性变得更强 , 也有可能传染性变弱 。
但是 , 自然选择会挑出“优势”个体 , 比如:传染性较强的毒株 , 能够感染更多的人 , 那它就有可能将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 , 从而导致大范围的传播;而传染性较弱的毒株 , 感染的个体人数较少 , 甚至难以感染人 , 那它在传播的过程中就会逐渐消失 , 甚至我们都没有注意到它 , 它就已经被自然选择所淘汰了 。
传染性更强的毒株 , 如果在传播过程中没有受到人为阻拦 , 那它就会传播地更广 , 感染的人数更多 , 以至于被人们所熟知 , 德尔塔毒株是这样 , 新“毒王”拉姆达也是如此 。
我国如何应对拉姆达毒株?【德尔塔|新“毒王”拉姆达,毒性不输德尔塔,已席卷41国,我国能例外吗?】现如今 , 拉姆达毒株已经在全球41个国家和地区开始传播 , 那我国该如何防范呢?
很多网友表示 , 只要不让国外人进来 , 不让国外的货物进来 , 就能够保障我国不受“拉姆达”毒株的影响 , 但实际上这根本不现实 , 在全球化日益紧密的现在 , 我们无法做到彻底与国外断绝来往 。
既然无法切断与外界的联系 , 那我们只能通过其他的方式来狙击病毒 。 一方面是要加强管控 , 在与外界交流时 , 尤其是与疫情大国交流时 , 要认真贯彻落实防疫策略 , 比如:从国外到我国的人员要隔离一段时间 , 在隔离期间还要一直做核酸检测 , 确保对方没有携带病毒 。
但是 , 防疫策略并不是万无一失 , 有一些地方由于防疫措施执行不到位 , 或者是病毒太狡猾 , 从防疫最薄弱的地方突破 , 传入到了我国 , 引发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小规模传播 。
针对这一现象 , 我们也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 , 一方面是普及疫苗 , 在传染病学中 , RO值代表着病毒传播能力 , 如果RO值小于1 , 那么它在传播过程中就会逐渐消失 , 但如果RO值大于1 , 那么它就会引起疫情的传播 , 其中RO值越大 , 传染能力越强 。
其中新冠病毒的传播能力较强 , 尤其是德尔塔毒株 , 它的RO值高达5-8之间 。
不过要说明的是 , RO值会随着疫苗接种率的上升而下降 , 在没有其他保护的作用下 , 只要接种疫苗的人足够多 , 就能够建立起群体免疫屏障 。
除此之外 , 戴口罩 , 保持社交距离等也能够降低新冠病毒的传播 , 这也是为什么我国一直在呼吁大家打疫苗、戴口罩的原因 。
除此之外 , 我国一直是执行“0病例”原则 , 一旦发现有一例病例 , 就会启动流调 , 追寻密切接触者甚至是次密切接触者等 , 尽量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 , 保障绝大多数人的安全 。
拉姆达毒株虽然传染性不输德尔塔毒株 , 但是我国专家们也会根据其特点 , 来调整防疫策略 , 尽最大可能狙击该病毒 , 保障大多数人的安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