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说宇宙中只有我们在寻找其他外星智慧生物吗?人类文明真的代表了银河系的最强文明吗?在这一点上 , 我们必须提到所谓的“大过滤器”理论 , 它给出了“大沉默”的可能原因 。 为此 , 我们试着考虑一个像阿西莫夫银河帝国一样伟大的智慧文明 。 它是如此巨大 , 以至于它的足迹覆盖了无数的行星系统 , 因此寻找其文明的发源地已成为一个考古问题 。
对于这样一种文明 , 我们可以想象的任何自然和人为灾难似乎不太可能触及它的基础 。 换句话说 , 这样的文明几乎是不朽的 。 不幸的是 , 费米悖论告诉我们 , 这种文明就像18世纪的永动机 , 在现实中其实并不存在 。 没有热力学定律保证的永动机 , 但是费米悖论呢?“大筛选”理论认为 , 在银河中 , 文明发展的早期 , 必须有一个或多个“大筛子” , 智慧文明也不太可能跨越这些“筛子” 。
下一个问题是 , 我们的地球文明是不是越过了这些“筛子”?因此 , 大筛选理论的创始人罗宾·汉森(Robin Hansen)给出了九种可能的选择 , 按时间顺序如下:
① 适当的行星系统(即前面提到的类地行星);
② 可自由复制的遗传大分子(如RNA和DNA);
③ 单细胞生物;
④ 复杂单细胞生物;
⑤ 有性生殖;
⑥ 多细胞生物;
⑦ 能够使用工具;
⑧ 我们的水平;
⑨ 星际殖民 。
第⑧条是人类文明的水平 。 所以我们之前的问题是:这些“大筛子”是来自上面列出的⑦条 , 还是盘踞在第八条与第九条之间?考虑到人类选择的原则 , 我们不可能意识到我们已经越过的“筛子” 。 在这一点上 , 行星物理学的一些发现将变得特别危险 , 因为它使我们能够看到被人类选择原则所掩盖的重要信息 。 例如 ,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发现基本上排除了第一个是“大筛子”的可能性 , 因为它证明了类地球行星在银河系中绝非罕见 。
这是个坏消息 。 更糟糕的是 , 类似的发现可能会一直出现在火星探测任务中 。 如果有一天美国宇航局突然宣布他们的漫游者在火星表面成功地发现了某种原始的多细胞生物化石 , 即使在显微镜下只是模糊的一瞥 , 我们的处境也会非常糟糕 。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 , 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多细胞生物仅在太阳系就赢得了两张选票 。 如果我们看看这个浩瀚的星系 , 外星生物的种类和恒河的沙子一样多!因此 , 传说中的“大筛选”要么是第七条 , 要么是它盘踞在人类文明的前沿并注视着我们 。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 , 没有消息便是最好的消息 。
接下来 , 让我们来看看“大筛选”处于人类文明前路的可能性又有多大 。 毫无疑问 , 我们的文明正处于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 , 这一进程是不可逆转的 。 即使是轻微的减速和倒退 , 也将是人类的灾难 。 人类的智者们继续探索未知的科学领域 。 这一过程就像是人与“神”之间的一场不能反悔的摸球游戏 , 每一项科学发现都相当于触摸上帝袋子里的一个彩球 。 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科学技术本质 。 基本上有无害的绿球 , 如太阳能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还有中性白球 , 如用火的使用;还有代表危险的红球 , 如克隆技术、核技术等;当然 , 有一个黑色的球代表死亡 。 目前 , 人类还没有捕捉到黑球 , 但这并不意味着黑球不存在 。 一旦黑球出现 , 就是所谓的“大筛选”出现的时刻 。 当然 , 还有一种可能 , 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 原本危险、中立甚至无害的球一夜之间突然变成了黑球 , 让我们措手不及 。 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 , 比如流行的人工智能技术 。
在这里 , 我们可能对费米悖论的原因有自己的答案 。 是的 , 这是一个具有不同观点的开放话题 。 然而 ,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 事情可能没有那么复杂 , 但智慧文明之间不可逾越的距离创造了今天的“大沉默” 。 想象一下 , 此时此刻 , 在银河系的另一端 , 恰好有一个智能文明向太阳系的方向发送信号 。 我们必须等待80000年才能收到它 。 人类文明能持续那么久吗?只要我们看看我们给地球生态系统带来了什么 , 就不难发现这可能真的是一个问题 。
基于同样的考虑 , 要在某一时刻实现两种文明之间的单向对话 , 至少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足够高的文明率;第二 , 足够长的文明寿命 。 这里定义的文明寿命是从文明掌握无线电技术的那一刻开始计算的 。
在这个标准下 , 人类文明只存活了110年 。 不幸的是 , 我们仍然对第一个条件的数值范围一无所知 。 即使是第二个条件 , 我们也只能根据自己的情况给出一个可能的下限 。 然而 , 令人震惊的是 , 这样一个极其简化的数学规划模型 , 经过一点分析 , 得出结论:不管宇宙文明形成得有多快 , 文明必须比一定的生命更长才能实现单向对话 。 生命的下限约为1000年 。 我们可以定性地理解这一结果:两个寿命太短的文明同时存在 , 而达成对话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 因为其中一个文明在信号到达之前就消失了 。
推荐阅读
- 得分暴跌9.3分,三分命中率23%!27投得26分,不想打就申请离队吧
- 新的预测警告说,这些地球的“生命带”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 险些无缘王朝!勇士昔日接近汤神换乐福,2高管极力反对成就水花
- 场均5.3失误!辅助的角色,巨星的打法?醒醒吧,这不是你的球队
- 场均3.6个三分!三分命中率56.8%,你能想象吗?88天前他刚刚被买断
- 库班真该考虑交易3000万玻璃人,一数据表明他已经不适合球队
- 不交易,不买断,不培养,4场比赛才得2分,22岁榜眼还有救吗?
- 联盟第一!嫌弃我没用?看看你1.6亿先生的数据,东契奇要急哭了
- 还要交易我?22天才被激怒,5战轰出81分!硬把自己逼成顶级3D
- 再挖米兰队长!意媒:尤文计划明夏免签罗马尼奥利 拉胖推动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