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作为食物引入我国,曾被大量养殖,却因人为放生泛滥成灾


 30年前作为食物引入我国,曾被大量养殖,却因人为放生泛滥成灾
文章图片

 30年前作为食物引入我国,曾被大量养殖,却因人为放生泛滥成灾
文章图片
【|30年前作为食物引入我国,曾被大量养殖,却因人为放生泛滥成灾】
 30年前作为食物引入我国,曾被大量养殖,却因人为放生泛滥成灾
文章图片

外来物种入侵一直以来都会困扰各个国家的难题 , 因为它们当中绝大多数都会成为危害一方的祸害 , “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把当地的本土物种祸祸完 , 甚至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都造成一定的影响 。
以小龙虾为例 , 虽然它在我国成为了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 , 但却在国外依旧猖獗 , 如近几年的欧洲 , 经常就因为小龙虾泛滥成灾造成农田被破坏 , 道路被小龙虾侵占无法通车 。 再比如当年横行我国南方数十省的福寿螺 , 就因处理不当 , 严重威胁到了粮食产量 。
除了小龙虾、福寿螺之外 , 近十几年又有一种外来物种已经发展成为了严重威胁到生态安全以及物种多样性的破坏因子 , 它看起来好似人畜无害的样子 , 但却是十足的“生态平衡终结者” , 这种外来物种便是巴西红耳龟 。
巴西红耳龟通常被人们叫做“巴西龟” , 它是和福寿螺同一年代引入我国的 , 大概是1987年 , 也就是30多年前引入的 , 当时引入巴西红耳龟主要是作为食物的 。 在巴西红耳龟引入之前 , 我国就从巴西引入国斑彩龟 , 但是由于斑彩龟的成本过高 , 因此后面就从美国密西西比河附近引入了红耳龟 。
由于红耳龟和斑彩龟颜色接近 , 外观容易混淆 , 所以红耳龟便被人们叫成了“巴西红耳龟” , 并延续至今 。 简单点来说 , 巴西红耳龟并不是原产于巴西 , 而是原产于美国 , 这点大家要注意 。
既然巴西红耳龟是作为食物引入我国 , 自然是要被人工养殖的 。 在经过初期的试养之后 , 人们发现巴西红耳龟十分好养 , 而且繁殖力较国内的龟类及鳖类来说极强 , 因此在90年代初期 , 便被大力推广养殖 。
但等投放到市场上之后 , 人们才发现 , 人们并不爱吃巴西红耳龟 , 因为它的味道并不太好 , 不如甲鱼等本土的龟类、鳖类那么好吃 , 所以作为食物来销售十分惨淡 。 不过 , 由于巴西红耳龟个头小巧 , 颜色艳丽 , 十分适合当宠物来养 。 所以后来便从食物转成宠物了 , 受到市场追捧 ,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2000年左右 。
放生是很多人所推崇的行为 , 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 , 而且我国也有“保护野生动物 , 人人有责”的做法 , 可以说放生是好事 , 但放生也得看对象 , 并不是什么动物都能放生的 , 巴西红耳龟就是其中之一 。
随着巴西红耳龟风靡宠物界之后 , 因其温吞吞的憨厚情态受到了很多动物爱好者青睐 , 纷纷购买回家饲养 , 而一些主张放生的人便要求将这些龟送还到河流湖泊中去 , 于是有不少巴西红耳龟因人为因素 , 被放生到了野外 。
这一放生 , 便给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
巴西红耳龟的危害
很多人会觉得巴西红耳龟“可爱” , 但它的真面目可能并不那么可爱 。 巴西红耳龟的食性偏杂 , 无论是小鱼、小虾、螺、昆虫 , 还是一些水生植物 , 均是它的食物来源 , 这种不挑食的食性 , 让巴西红耳龟的生产能力极强 。
再有 , 巴西红耳龟的繁殖能力极强 。 养殖过甲鱼的朋友应该知道 , 甲鱼一般生长3年以上才能繁殖产蛋 , 且一次产蛋不过20来个 , 还不一定都能孵出来 , 或者不一定能存活 。 而巴西红耳龟就不一样了 , 它一年能产30来个蛋 , 几乎是100%存活 , 这让它们可以在无危的环境中迅速壮大队伍 , 霸占一方 。
除了适应性、繁殖力强 , 巴西红耳龟对水域的统治力还表现在基因 。 当巴西红耳龟被大量放生到了野外 , 它们不仅会与本族的龟类交配 , 还会与本土的其他龟类交配 , 从而破坏本土龟类的基因 , 长此以往 , 可能会让本土龟类灭绝 。 譬如在我国南方的一些河流当中 , 我国本土的中华草龟就已经不见了身影 , 取而代之的全是巴西红耳龟 。
也是因为巴西红耳龟这些能力 , 自它被人为放生之后 , 凭借优良的繁殖力与环境适应力 , 在这十几年的时间内 , 发展成为了严重威胁生态安全的以及物种多样性的危险因子 , 甚至在南方部分水域已经泛滥成灾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