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后感|读《塑造教师》读后感( 二 )


这本书更吸引我的是 , 在每一个案例后都有处方的形式 , 对发生的事件给予分析 , 帮助读者找出问题的根本 。这些分析根据人的心理发展的理论 , 提出许多现代教育理念 , 强调了对学生的尊重、理解 , 关注、欣赏、支持、帮助 , 突出了作为教师应有的对学生真诚的爱 。
做教育教学工作三十多年来的我看完这本书 , 我觉得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功与失败 , 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 , 促进学生进步还是抑制学生发展 , 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想想自己也许在不经意间我的言语伤害了孩子 , 我却不知道 。这本书中介绍的知识能让我恢复平静 , 保持心理平衡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 。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 。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 , 而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
师生关系主导在教师 , 据有关调查表明 , 教师的行为和态度是决定师生关系亲疏的决定因素 , 70%以上的受访问者认为影响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在于教师 , 66%的学生认为自己和班主任的关系还可以 , 24%的学生认为和老师关系比较融洽 , 因为老师和蔼可亲 , 或是因为自己学习好老师喜欢 。只有少量学生认为和老师关系不太好 , 原因是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或不守纪律 。过去那种认为师生关系情同父子母女的传统认知受到了挑战 。要想让学生真正地走进知识 , 愿意学习 , 还需要教师先走进学生的心灵 。在心与心的交流与碰撞中 , 当学生感受到身边的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 , 而是平等的朋友关系时 , 当他们听到老师一句句亲切鼓励的话语时 , 他们一定会感受到什么是爱 , 同时懂得学会去爱别人 , 在这平等和谐、充满爱的环境里 , 他们也一定会对学习充满信心 。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
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原因其实是师生之间缺乏正确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造成的 。其实教师都是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来要求学生的 , 他们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子女来看待 , 基于恨铁不成钢的想法 , 教师希望每一位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 , 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 , 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目标 。教师严格要求学生是为每一个学生着想 , 教师本身并不能得到任何的回报 。学生应该正确地理解教师的行为 , 不要产生厌学和反感教师的情绪 。绝大部分学生还是很尊重自己的教师的 , 但也有少部分学生作为教师的成功的真谛走近学生 , 就是完善生命 。爱是师德的最高境界 ,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 我们不能光给学生知识 , 还要对学生的人格成长发生影响  , 把爱传递给学生 , 使学生懂得爱 , 接受爱 , 传播爱 。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 , 追求人格完美 , 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 , 有更高的人文目标 。如教师的形象 , 既要德才兼备、严格负责 , 又要幽默风趣、热情活泼;对教师素质 , 要注意培养学生喜欢的幽默、热情、机智等特质;对自身形象的追求 , 既要自然、文明 , 又要有举止优雅、谈吐高雅等较高素质修养层次的追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