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苏轼《十月二日初到惠州》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苏轼《十月二日初到惠州》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十月二日初到惠州①
苏轼
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② 。
吏民惊怪坐何事,父老相携迎此翁 。
苏武岂知还漠北,管宁③自欲老辽东 。
岭南万户④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 。
注:①本诗于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十月苏轼第二次遭贬谪初到惠州时所作 。②广东新丰,在惠州北 。③管宁,三国人物,东汉末年避黄巾乱于辽东 。④苏轼自注:酒名,即岭南万户酒 。
(1)本诗运用了多种手法来传情达意,请选择其中的一种进行赏析 。(3分)
(2)苏轼初到惠州,就感受到了 “家”的温暖,产生了归属感 。这是为什么?请结合全诗分析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 。(4分)
【(1)1.拟人 。(1分)新丰的鸡犬看到我好像认识我一样,欣然相迎,“欣然”,“识”均是拟人化的动作,(1分),反映了苏轼感受到的热烈气氛,表达了诗人初到惠州的喜悦之情 。(热烈气氛、喜悦之情,只要点到其中一点,即#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可得1分) 。2.用典 。(1分)字面的意思是说,苏武怎么会知道从漠北回到中原去?管宁自然想要在辽东终老 。(1分)苏轼借这两个典故,抒发了他想在惠州为家终老的感情(1分) 。如果答到表现了惠州人民的热情好客,表达了苏轼对惠州的热爱之情,亦可得1分 。3.双关 。(1分)“岭南万户”既可指岭南万户酒,亦可指万家万户惠州人 。(1分)“皆春色”,用春色写照酒的温暖,醇美,用视觉来形容味觉(注:即通感,能围绕这个手法来分析,言之成理,亦可得3分),形象生动 。另外,亦可借春色来形容诗人所到之地家家户户的热情好客 。(1分)其他手法,如反问、白描等,如能言之成理,亦可得3分 。
【[古诗文阅读]苏轼《十月二日初到惠州》阅读练习及答案】(2)客观上,天时地利和人情之淳朴热情让苏轼有了家的感觉,也让远谪蛮荒的他有了归属感 。(2分)主观上,诗人想到此地会有精神和他相通的“幽人”陪伴,有美酒可寄托情怀,让他对谪惠生活充满期待,因此随遇而安,不以谪为患,有了归属感 。(2分)注:能分角度,能结合诗歌进行分析,意思对,即可得4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