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明史·罗亨信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 )

家7.下列句子中,全部表明罗亨信“刚正勇敢”的一组是 (3分)①擢右佥都御史,练兵平凉、西宁 ②帝以其章示监督尚书王骥等③若更征税,则民不复耕 ④宜预于直北要害,增置城卫为备⑤又誓诸将为朝廷死守 ⑥奉命守城,不敢擅启 A.①③⑤ B.③⑤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朝廷派蒋贵出兵征讨,罗亨信参与其中,蒋贵等人借故在鱼儿海逗留十天后返回,罗亨信很是不满,上奏章说明情况 。后来继续进兵,终于大破敌军,罗亨信也因此晋级一等 。B.皇上派遣官员测量军田,规定一军八十亩以外都要征税五升,罗亨信援引先例,反对采取这一举措,并提出如果辛苦劳作、收入微薄而不堪赋税,人民就会放弃耕种选择逃逸 。C.为防备也先入侵,罗亨信提议在正北要塞增置城卫,兵部虽然不很赞同,但还是接受了他的意见 。为保卫宣府城,他持剑坐在城下,即使太上皇受到挟持,他都未曾打开城门 。D.敌人兵临城下,形势非常危急,亨信与总兵杨洪因为孤城处在交通要道,外御强敌,内保京城,浴血奋 战,尽职尽责 。景帝即位时,他虽已七十三岁,还 是被晋升为左副都御史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死法孰与死敌?(3分)(2)参将石亨请简大同民三之一为军,亨信奏止之 。(3分)(3)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4分)答案:

5实词理解C寝:搁置、停止 。
6虚词理解D在,介词 。A.结构助词,的/代词,代蒋贵等 。B.连词,表目的/介词,把 。C.动词,做/介词,替 。
7信息筛 选B①是说罗亨信官职升迁情况 。②是皇帝看完罗亨信奏章后的反应 。④是提出合理建议,表现其有远见 。都应排除 。
8内容理解C兵部并没有采纳亨信的建议 。

9.【翻译】(1)你们这些人受到国家优厚的恩待,怎敢面对敌人就退缩?因触犯国法而死与和敌人作战而死,哪一个更值得呢?[来源:学§科§网](3分 。“死法”1分,“死敌”1分,“孰与”1分,大意1分 。)(2)参将石亨请求选拔大同三分之一的百姓参军,亨信上书制止了这件事 。(3分 。“简”1分,“三之一”1分,大意1分 。)(3)谋臣只知务求积粮,不知道人心不稳定,即使有粮食,将和谁一起来防守?(4分 。“但”1分,“虽”1分,宾语前置句1分,大意1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