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元史·陈思济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 )
②思济实与偕行,多所赞画 。
③事无巨细,悉就准绳,姚枢、许衡皆器重之 。
④阿合马怒目视之,众为之惧,思济神色自若 。
⑤一时黜陟登庸,宪章程式,多出其手
⑥授奉训大夫、知沁州,为政简要,不务苛察 。
A.①③⑥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廉希宪离开职位后,早晨诸位大臣聚集,因为惧怕阿合马,没人敢上前 。陈思济首先献上了文书,当阿合马要在希宪的位置签署时,思济阻止了他 。
B.陈思济与魏初等人弹劾阿合马不守法度,皇帝派近臣去核实此事 。陈思济对各位御史的做法非常不满,怒声斥责后拂袖离去 。
C.二十三年,浙西发大水,而浙东丰收,仓廪殷实 。陈思济就上书中书省,得到许可后,转运浙东的粮食到浙西,救活了很多百姓 。
D.江浙行省平章也速答儿非常有权势,他下达政府文书,想要取缔三千淘#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金户,侵占百姓的田亩,陈思济上奏极力制止此事 。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幼读书,即晓大义,以才器见称于时辈间 。(3分)
(2)会阿合马入省,耻其位在希宪左,每欲肆意而行,希宪守正不从 。(3分)
答案:
2.D (阅:详查,审理)
3.B (③是说陈思济做事合乎法度④是说他不畏权贵⑥是他为政的风格)
4.C (陈思济是转运粮食之后才上书中书省)
5.(1)(陈思济)幼年读书,就通晓大的道义,凭借才华在当时的同辈间被称道 。
(2)恰逢阿合马进入中书省,他以自己的职位在希宪之下为耻,每次想要放纵意愿去做事,希宪都坚守正道不听从 。
【参考译文】
陈思济,字济民,是柘城人 。陈思济幼年读书,就通晓大的道义,凭借才华在当时的同辈间被称道 。世祖即位前,听闻他的名声,召请他以备将来询问治国之事;世祖即位后,就创建中书省,让思济掌管陈奏等事宜 。世祖把京兆作为国家的重要城镇,任命廉希宪等人治理陕西的行中书省 。思济实际上与他们一同前往,多次出谋划策 。
中统三年,世祖下诏诛杀王文统,召廉希宪进入中书省,思济返还之后,仍然负责陈奏事宜 。事情无论大小,都严格遵守准则制度,姚枢、许衡都器重他 。恰逢阿合马进入中书省,他以自己的职位在希宪之下为耻,每次想要放纵意愿去做事,希宪都坚守正道不听从 。等到希宪离开自己的职位,中书省的各位大臣在早晨聚集,他们都惧怕阿合马,没有人敢上前 。只有陈思济首先献上了文书,阿合马于是在希宪的位置上签署,思济马上用手阻止说:“这不是您签署的位置 。”阿合马怒目而视,其他人都非常畏惧,但思济神色自若 。后被任命右司都事,跟随希宪去治理山东,不久被召还 。至元五年,朝廷分别命令中书省总管各类事务,御史台监管百官,一时罢黜提升举用人才,宪章的格式,都出自思济之手 。升官为承务郎,同时管理高唐州事,凭借政绩最好而闻名,被任命为监察御史 。当时阿合马在尚书省任职,权利在中书省之上,思济与魏初等人弹劾他做不合法之事,皇帝命令近臣去核实此事 。御史各自按照次序回复,只有思济厉声说:“御史是敢于直言进谏的官,不是为替人辩解而设置的 。”拂袖离去 。后被任命为奉训大夫,管理沁州,为政简约,不苛刻繁琐 。后被任命为中顺大夫,同时管理绍兴路总管府事,承担政府任命审理案件,桐庐有个囚犯瘦弱将死,被遣送回家,等候最后定决的日期,囚犯拜请思济说:“久仰您的大名,如果不早点定决,恐怕性命最终难保 。”思济详查了他的案件,然后释放了他 。后调动官职同时管理两浙都转运司之事,官府的小官吏掠夺百姓财物,百姓苦于赋税劳役繁多,思济把它们全都免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