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郑伯克段于鄢》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 )
6.下列各组句子中 , 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先王之制 ,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夫天地者 , 万物之逆旅也
B.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C.公入而赋 太山崩于前而不见
D.其是之谓乎 其孰能讥之乎
7.下列文句中 , 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B.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C.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D.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8.下列对原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公出生时难产 , 惊吓过其母姜氏 , 因此姜氏不喜欢他 , 而喜欢另一个儿子共叔段 , 并企图篡位未遂 , 但最后庄公包容了姜氏的过错 , 母子和好 。
B.共叔段身为“京城大叔” , 贪得无厌 , 修治城郭 , 集结兵力 , 修守战备 , 企图偷袭郑都 , 多行不义 , 结果众叛亲离 , 落荒而逃 。
C.庄公采取“将欲取之 , 必先予之”的策略 , 满足其弟共叔段部分欲望 , 置其于不仁不义之地 , 说明庄公老谋深算 。
D.庄公粉碎共叔段的阴谋后 , 发誓有生之年不再与其母相见 , 但后来“阙地及泉 , 隧而相见” , 说明庄公有妇人之仁 。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分)
①多行不义 , 必自毙 , 子姑待之(3分)
②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 , 遂而相见 , 其谁曰不然?(4分)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庄公有孝心的两个事例 。(可自己概况 , 也可引用原文(3分)
答案:
5.B
(亟:多次、屡次 。)
#from 本文来自 , 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6.A(各选项第2出自必修5或选修2课本)
(均为助词 , “的” 。B前者是介词 , “把”;后者是连词 , “用来” 。C前者表承接 , 后者表转折 。D前者表推测 , “大概”;后者表反问 , “难道” 。)
7.A
8.D
(“说明庄公有妇人之仁”不妥 , 而这说明庄公身上有行孝的美德 。)
9.(1)①多做不仁义的事情 , 必定会自取灭亡 , 您姑且等着吧 。(“且”1分 , 大意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