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侯方域《贾生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 )
B.贾生酒量过人,还因此赢得过一个银瓢 。他还在盛夏之时,穿着破旧的衣服,路过集市放声歌唱,全然不顾儿童的嘲笑 。
C.贾生参加了七次科考都没有结果,于是大彻大悟,遵循当初老师教导,潜心研究儒学十余年,最终成为一个纯粹的儒者 。
D.作者认为贾生年轻时有侠客之风,后来却成了学识渊博之士,与不知变通的人相比,是一个依道行事、善于变化的人 。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10分)
(1)我非儒,奈何以儒者责我?(3分)
(2)我当不日为卿相,何至谋升斗!(3分)
(3)会太原孙传庭调商丘令,知贾生,下车引见,日往谒 。(4分)
答案:
5.A(诮:责备)
6.B(第②句写贾生求取功名;第⑥句是说贾生在家潜心钻研学问)
7.C(文中的“遵循当初老师的教导”错)
8.(l) 我不是儒生,为何要用儒生的标准来要求我?(非1分,奈何1分,责1分)
(2) 我不久就要做卿相,何至于谋取微薄的俸禄呢?(不日1分,谋1分,升斗1分)
(3) 恰逢太原的孙传庭调任商丘令,了解贾生,到任就引见贾生,每天前往拜谒 。(会1分,下车1分,日1分,谒1分)
【参考译文】
贾生名叫开宗,是河南商丘人 。年轻时,行为放浪,不受拘束,十四岁跟从老师学习 。老师原本是个儒生,做事喜欢循规蹈矩 。贾生仰慕司马相如的为人,学习击剑弹琴,喜欢远游 。老师认为贾生不像自己,就责备他 。贾生就说:“我不是儒生,为何要用儒生的标准来要求我?”当天就除去学籍,离开后反而与闾里的年轻人为伍 。闲暇时读书写文章,贾生求托当权之人,考秀才收获了第一名;这时贾生才二十多岁,越发自负其才 。
陈腾凤来考评儒士,关照郡县的太守,要让贾生充任县官 。贾生说:“我不久就要做卿相,何至于谋取微薄的俸禄呢?”推辞不去 。贾生和同郡的张渭等人仿效阮籍豪饮六十天,白天射箭,半夜击鼓 。根据宋代的风俗,元宵节要张灯结彩纵情喝酒 。贾生带领他的一帮子人,疾驰一百多里,半夜三更到达睢阳 。有个姓司马的人,是睢阳的大族,他准备了一个银瓢,里面可盛几斗酒,约定能将银瓢里的酒喝完的人可以将银瓢拿走 。许多年轻人都喝醉了躺在地上,窘态百出 。贾生忽然大喝着踏上台阶,拿起银瓢将酒喝干净,就将银瓢扔给仆人拿了就走,连自己的姓名也没有留下,在座的宾客惊讶地散去了 。
过了很久,贾生越发贫困,盛夏之时,穿的短衣都不完整,路过集市,儿童跟在后面嘲笑他,贾生却不停地放声歌唱 。恰逢太原的孙传庭调任商丘令,了解贾生,到任就引见贾生,每天前往拜谒 。替他筹措钱财,帮他恢复了农田屋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