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明史·文征明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 )
C.文征明受李充嗣荐举,被任为翰林院待诏 。由于不屑于趋炎附势,仕途不得意 。而当皇上要提升他官位时,他却竭力请求回乡,于是获准退休 。
D.文征明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四面八方来求他诗文书画的人连绵不断 。他性格耿直,不肯给大家豪富们作画 。他的作品遍布天下,其门客学生不少人仿作他的书画,他也不禁止 。
12.阅读材料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巡抚俞谏欲遗之金,指所衣蓝衫,谓曰:“敝至此邪?”(3分)
译文
(2)璁既得#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势,讽征明附之,辞不就 。(3分)
译文
(3)先君弃不肖三十余年,苟以一字及者,弗敢忘 。(3分)
译文
答案:
9.D 此处的“恨”为“遗憾”的意思 。
10.D
11.C
12(1)巡抚俞谏打算赠送他金钱,指着他所穿的蓝衫说:“怎么这么破旧”?(得分点:遗、所衣、敝)
(2)张璁得势以后,暗示文征明投奔他,文征明推辞不去 。(得分点:既、讽、通顺程度)
(3)我父亲去世(抛下我)三十多年,如果有一字提到你,我是不敢忘记的 。(得分点:弃不肖、苟、通顺程度)
13.然王迹之兴/起于闾巷/合从讨伐/轶于三代/向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故愤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
附翻译:然而帝王的功业,兴起于民间,天下英雄豪杰互相联合,讨伐暴秦,气势超过了三代,从前秦朝的禁令,恰好用来资助贤能的人排除创业的所患之难而已 。因此,发愤有为而成为天下的英雄,怎么能说没有封地便不能成为帝王呢?)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序》)
译文
文征明,长洲人,起初叫文璧,以字行于世(即字比较有名,征明为字),后来改字征仲,别号衡山 。父亲文林,曾任温州知府 。叔父文森,曾任右佥都御史 。文林死后,官员百姓集资一千两银子作为办丧事的费用 。文征明当年十六岁,全都谢绝了 。
文征明小时候不聪明,随着长大,越来越聪明了 。跟着吴宽学习文字,跟着李应祯学习书法,跟着沈周学习画画,他们都是他父亲的朋友 。他又和祝允明、唐寅、徐祯卿等人相互切磋,名声更加大了 。他为人温和但狷介不俗 。巡抚俞谏打算赠送他金钱,指着他所穿的蓝衫说:“怎么这么破旧?文征明装作不懂,说:“因为下雨弄脏了 。”俞谏最后都没敢说送钱的事 。宁王朱宸濠钦慕他的名气,赠给他书籍财物征聘他,他托病没有去 。
正德(明武宗年号)末年,巡抚李充嗣推荐他,赶上文征明也以岁贡生(科举时代,贡入国子监的生员的一种)的身份参加吏部考试,授予他翰林院待诏的身份 。明世宗登基,(文征明)参与修订《武宗实录》,文征明在经筵任职,每年经常都有赏赐,和各写文章的大臣一样待遇(齿:并列) 。而当时崇尚科目考试,文徵明很不得意,连年都请求回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