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新唐书·裴谞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 )
1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裴谞忠心为国的一组是
①谞阴缓之,全活者数百人 ②谞徒步挟考功南曹印赴行在 ③出为虔州刺史
④今发其细过,以明不恃权耳 ⑤拜左司郎中,数访政事 ⑥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⑤⑥ D.②③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谞性格豁达宽厚,沉稳而不急躁 。安史之乱时被史思明抓获,迫受伪职 。但他能暗中保护唐宗室并向朝廷汇报叛贼虚实,事情泄露,差点被杀 。
B.裴谞一心忠于朝廷,皇帝很信任他 。关中大早,唐代宗一见面就问他制酒业全年的收支情况,裴谞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谈论民生,代宗深为感动 。
C.在代宗丧事禁屠期间,裴谞向德宗举报尚父郭子仪的家奴在家宰羊 。裴谞认为这样做,对上可以解除德宗对尚父的猜疑,对下维护了大臣的安全 。
D.裴谞认为谏鼓、谤木之类的设置本就没有什么益处,只会被狡猾之徒利用,为了一些小事来惊动皇帝,建议发挥各级官吏的作用,民间诉讼交由各有关部门处理 。
【[古诗文阅读]《新唐书·裴谞传》阅读练习及答案】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思明故为谞父宽将,德宽旧恩,且闻谞名,遣捕骑迹获之 。(5分)
(2)谞恶法吏舞文,或挟宿怨为重轻,因献《狱官箴》以讽 。(5分)
答案:
9.D(引进,采纳)
10.A(均为副词,“却”“#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竟然” 。B.①介词,“用”“凭” 。②介词,“因为” 。C.①代词,他 。②助词,无实义 。D.①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②介词,“于” 。)
11.A(③是指裴谞被宰相元载忌恨,外放为地方官;⑤是写代宗对裴谞的信任和器重;⑥是写裴谞对先祖的尊重;都和“忠心为国”无关 。)
12.D(原文“谏鼓、谤木之设,所以达幽枉,延直言”是说裴谞认为设置谏鼓、谤木本是用来洗雪沉冤、引进采纳正直的话,选项说“本就没有什么益处”和原文矛盾)
13.(1)史思明以前是裴谞父亲裴宽的部将,感念裴宽旧日的恩德,并且早就听闻裴谞名声,于是派出骑兵追踪行迹找到他 。(5分 。关键词:“故”、“德”、“名”、“遣”、“迹” 。)(2)裴谞憎恨各级执法官员玩弄文字,有的带着旧怨随意判定刑罪的轻重,于是献上《狱官箴》来讽劝警戒 。(5分 。关键词:“恶”、“舞文”、“挟”、“重轻”、“讽” 。)
译文:
裴谞,字士明,明经科及第,调任河南参军事 。他性格豁达宽厚,举止沉稳而不急躁 。多次升官做到京兆仓曹参军 。适逢史思明叛乱,裴谞逃到山谷里躲藏 。史思明曾是裴谞父亲裴宽的部将,因感念裴宽旧日的恩德,并且早就听闻裴谞名声,于是派出骑兵追踪行迹,找到之后,高兴得连呼“郎君”,授以伪职御史中丞 。叛贼在洛阳大肆残害唐室宗亲,裴谞暗中予以宽解拖延,使数百人赖以保全性命 。他曾向朝廷报告叛贼内部虚实,事情泄漏后,史思明愤恨得连声责骂,几乎要把他杀死 。安史叛乱平定后,官拜太子中允,又升为考功郎中,多次被唐肃宗设宴召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