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吴敏树《月夜泛舟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 )
A.云起船侧/水上滃滃/然平视之/已做横长/状稍上/乃不见 。
B.云起船侧/水上滃滃然/平视之/已做横长状/稍上/乃不见 。
C.云起船侧水/上#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滃滃然/平视之/已做横长/状稍上/乃不见 。
D.云起船侧水/上滃滃/然平视之/已做横长状/稍上/乃不见 。
13.翻译上文有关句子 。(12分)
⑴山后无居人,有棚于坳者数家,洲人避水来者也 。(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志》称山周七里有奇,以余舟行缓,似不啻也 。(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月高中天,风起浪作,剧饮当之,各逾本量 。(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古诗文阅读]吴敏树《月夜泛舟记》阅读练习及答案】答案:
10、 D 旋:随即
11、 C 因为, A代词/ 定后的标志B于是/ 依靠 D于是/是
12、 B
13(1)山后没有人居住,在山间低洼平整的地方搭建的草棚,是岛上的人来这里躲避水患的 。(定后句、于、判断句、大意各1分)
(2)《岳州地方志》上说君山周围有七里多地,由于我们的船走得慢,一路上走来似乎不止七里多地 。(奇、以、不啻、大意各1分)
(3) 月亮高高地挂在天上,风起浪涌,面对美景痛快畅饮,每个人都超过原有的酒量 。(高、剧、逾、大意各1分)
译文:
秋天月夜泛舟湖上是最好的游览;而在这样的游览中,尤以在洞庭湖中环绕君山泛舟夜游为最好 。不知道古代的人曾经有没有过这个经历?我这一生把泛舟洞庭湖环游君山当作美好的愿望,我曾经在诗歌中写下了这个愿望 。现在是丁卯年(同治六年即1867年)农历十五日夜,我才获得一次这样的机会环游君山 。
开船启程,从龙口出发前往香炉峰 。月儿从树顶上升起,船在月水相映的湖面如同金碧山水的图画里行进 。同游的人是“开上人”“达上人”两个僧人和我的客人黎君,以及我的姓费的外甥和我的孙子吴坡 。南边高崖下有十几处闪烁的渔船灯火向着西方前后相接,一个接一个地从我们身旁经过,(仔细地看)原来是渔民摇着小船在捕捞虾子 。开上人指着高崖上一棵树对我们说:“这棵古老的樟树无疑有十几个人两臂合抱那么粗,树根被一块大石头围住,那石头一丈多见方 。从岳阳城远远望着君山见到的一个树影突现的事物就是这棵樟树 。”但是现在在月光中从船中仰望它,觉得它并不是特别的高大 。我是初次知道这个情形 。客人黎君说“苏轼泛舟游赤壁是在七月十六日,与我们今天泛舟游洞庭湖(七月十五日)只差一天的时间啊 。”我回过头对子孙吴坡说:“你看这月不也是在斗星和牛星之间吗?”于是我们一起朗诵了苏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