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宋史·黄庭坚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 )


B.至是首问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 樊哙覆其盾于地
D.因自号山谷道人云 或因寄所托
6.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黄庭坚幼时就聪明过人,读书很快就能背下来,他舅舅对他检测之后惊讶不已,认为他才智出众 。后来黄庭坚考中进士,他的文章才华深受文彦博、苏轼等人的赏识 。
B.哲宗即位后,召黄庭坚修订《神宗实录》,他据实直书,却被章敦、蔡卞及其党羽诬陷并盘问 。面对盘问,他照实回答,毫无顾忌,因此被一再贬官,但他处之泰然 。
C.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些不和,赵挺之掌权后,指使陈举抓住黄庭坚所作的《荆南承天院记》中的问题来诬陷他,黄庭坚因此又被除名管制,于六十一岁时去世 。
D.前三段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黄庭坚的生平、性格等方面,最后一段重点介绍他的文学方面的成就 。该传记材料翔实,结构清晰,较为真实地展示了黄庭坚的风貌 。
7.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0分)

(1)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 。(3分)
译:
(2) 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 。(3分)
译:
(3)以亲嫌,遂移戎州,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 。(4分)
译:
答案:
4.C.(配:比得上)
5.A(A两个“以”都是连词,表目的;B.焉:#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代词,译为“他”/兼词,相当于“于之”;C.于:比较,译为“比”/地点,译为“在”;D.因:于是,因此/依,随着)
6、C (该项中“指使心腹抓住《荆南承天院记》的问题”表述不当,一是《荆》文并非真有问题,二是陈举所为完全是出于迎合,谋在自已,并非赵挺之所指使 。)
7.(10分)
(1)等到(母亲)去世后,(黄庭坚)造房子在墓旁守孝,哀伤到生病几乎丧命 。(3分,其中“庐”1分,“殆”1分,全句1分)
(2)凡是有所查问,他都照实回答,毫无顾忌,听到的人都称赞他胆气豪壮 。(3分,其中“对”1分,“壮”1分,全句1分)
(3)后来又因为亲属的嫌隙,于是改官至戍州,黄庭坚对此泰然处之,丝毫不把贬谪之事放在心上 。(4分,其中“嫌”1分,“移”1分,“泊然”1分,全句1分)
【参考译文】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 。幼年即机灵聪明,读书数遍就能背诵 。他舅舅李常到他家,取架上的书考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 。李常很惊讶,认为他进步神速,一日千里 。后来黄庭坚考中了进士,任叶县县尉 。熙宁初年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 。由于应试的文章等次为最优,担任了北京国子监教授,留守文彦博认为他才学过人 。留他两次担任教职 。苏轼有一次看到他的诗文,以为他的诗文超凡绝尘,屹然独立于千万诗文之中,世上好久已没有这样的佳作 。由此他的名声开始震动四方 。黄庭坚担任太和县知县,用平易之法治理该县 。当时上级下发征收盐税的政策法令,其他县都争着占多数,太和县唯独不这样,县吏们不高兴,可是该县的老百姓都喜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