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唐甄《室语》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 )
A.担数斗粟而行于涂者 必痛哭而去之矣
B. 而反不谓之贼乎 当其屠城阳之时
C.有天下之善者莫如汉 天子者 , 天下之慈母也
D. 于是乃服衮冕 , 乘法驾 乃无故而杀之
7.下列选项中全都能够证明“凡为帝王者皆贼也”的观点的一项是 ( )
①光武帝屠城三百 ②临战而杀 , 汤武之所不能免也
③杀人者众手 , 实天子为之大手 ④高官室 , 广苑囿
⑤若上使我治杀人之狱 ⑥有天下者无故而杀人
A. ②③④ B. ②③⑥ C. ①④⑤ D. ①③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 说法正确的一项 ( )
A. 作者从身边的例子说起 , 借用杀人而非法占有他人布粟的盗贼一例类比 , 清晰明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所有的帝王夺取天下 , 都是非仁义的盗贼行为 。
B. 即使是最仁义的汉朝 , 光武帝曾经屠杀城阳、颍阳 , 高帝屠城三百 , 如果让作者侍奉这些君主 , 因为不忍心 , 作者一定会痛哭离去 。
C. 作者认为尧舜、汤武的杀人行为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 而自秦到清朝的帝王为了谋求自己的一己之私 , 置天下黎民百姓的生死于不顾 。
D. 天子是天下仁慈的母亲 , 是人们仰望而希望得到哺育的人 , 如果无缘无故杀掉他 , 那么这个人的罪孽比一般(杀害他人的)人要重 。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杀天下之人而尽有其布粟 , 而反不谓之贼乎?(3分)
(2)非是 , 奚以杀为?(3分)
(3)虽百其身不足以抵其杀一人之罪 。(4分)
答案:
5、B (墟:名词的使动用#from 本文来自 , 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法 , 使……变成废墟)
6、A (A而:修饰 B之:人称代词“他”/结构助词“的”
C者:……的(朝代)/表判断 D 乃:就/竟然)
7、D (②是“不得已杀人者二”之一 , 是用来证明杀人的合理性的;④陈述一个事实 , 与命
题无关;⑤只是交代“治杀人之狱”事实 , 并没有强调结果 , 故不能选)
8、C (A、省略重要前提 , 原文中说“自秦以来 , 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 扩大了作者批评的对象;B、张冠李戴 , “高帝”和“光武帝”交换位置;D、主客颠倒 , “无故而杀之”中的“之”指代百姓 。)
9、(1)(3分)杀死天下人并且全部占有他们衣物和粮食 , 却反而不称他为贼吗?
(“布粟” , 衣物和粮食 , 翻译为“财富”也给分 , 1分;“而”翻译出转折关系 , 1分;句意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