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周亮工《南陵盛此公遗稿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 )


B.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若知我不降明
D. 予墓在焉 赎其田之易人者
C. 则耻师焉 亦犹今之视昔

10. 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年十数龄,有声邑里;长,肆力为古文词,虽不中有司尺度,而声名盛 。(5分)
(2)会予官山东,不能即至秣陵;比至,欲省盛母,会乱甚,又不果行 。(5分)
11. 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说“士君子取友岂不当自慎哉”,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3分)
12. 用斜线(/)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限8处)(4分)

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老聃博学知古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敬叔与俱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 。
答案:
8. A(固:坚决)
9. A(连词,用于假设复句后分句,表结果,“那么” 。B. 动词,好像 / 代词,你 。C. 代词,相当于之,“那里” / 语气词,无意义 。D. 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 结构助词,连接主谓,取消独立性 。)
四、(31分)
10.(10分)
(1)盛此公十几岁的时候,在乡里就有名声,长大之后,努力写作具有古风的文章,虽然其文章不符合(一些)官吏的标准,但他的名气却很大 。
(5分,画线处各1分,大意1分)
(2)恰好当时我正在山东做官,不能够立刻赶到秣陵 。等到我赶到秣陵,想去拜见盛此公的母亲,刚好碰上时局#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非常动荡,又最终没有去成 。
(5分,画线处各1分,大意1分)
11.(3分)①得数贤人,不足匡勷不逮;②得一不肖,生平德行皆失之;
③盛此公为广陵儿所绐 。(3分,每点1分)
12.(4分)
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老聃博学知古/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敬叔与俱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 。(节选自《孔子家语·观周》)
(2处1分;共4分)
参考译文:孔子对南宫敬叔说:“我听说老子博古通今,通晓礼乐的起源,明白道德的归属,那么他就是我的老师,现在我要到他那里去 。”南宫敬叔和孔子一起到了周国 。孔子向老子询问礼,向苌弘询问乐 。
文言文参考译文
士君子交友难道不应该谨慎吗?得几个道德学问高的人做朋友,不一定能够帮助弥补不足、纠正过错;得一个不成材不正派的人做朋友,一辈子的德行事业就全完了 。所以如果不能正确地分辨一个人是贤还是不贤,那么就不如不跟这个人相见 。但天下没有孤独一生不与人相交往的人,按这样的情势,那么又不能不出家门而与其他的人相见 。士君子面对这样的境况,真是难啊!
南陵盛此公家特别富有,祖上有德义的名声,家中藏有很多书,拥有很多良田 。盛此公十几岁的时候,在乡里就有名声,长大之后,努力写作具有古风的文章,虽然其文章不合于(一些)官吏的标准,但他的名气却很大 。但这个时候,盛此公只是闭门读书,坚决不出门与人交往 。后离开南陵到了秣陵,想与所有的东南名士结交,东南的名士们也愿意与盛此公结交 。盛此公认为:“世道将乱,我应该面见皇帝,正义凛然地发表对现在形势的看法 。那些专学一经的书生哪里值得跟他们交流,我一定会从下层社会中寻到豪杰人物 。”因此盛此公越发散发钱财,交接豪侠之人,竟然被一个广陵人欺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