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宋史·吕端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 )
时逢秦王赵廷美担任京城的府尹,授命吕端为考功员外郎,并充任开封府判官 。太宗征讨河东,秦王赵廷美将可能接到留守京城的命令,吕端对廷美说:“皇上不顾风雨,来慰问百姓和讨伐罪人,而大王您处于皇上的亲人和贤臣的地位,应当上表随从护驾 。如果主持留守事务,是不合适的 。”廷美因此恳请跟从随行 。吕端出使高丽,暴风吹折了船的桅杆,船员们惊惧害怕,吕端读书还像在斋阁中一样 。
当时吕蒙正担任宰相,太宗相任命吕端为宰相,有人说:“吕端为人糊涂 。”太宗说:“吕端小事上糊涂,大事上不糊涂 。”拿定主意要任命吕端为相 。吕端任宰相,谨慎稳重,识大体,办事清平简约 。他考虑与寇准同在朝班,而自己先居宰相之位,担心他内心不平,就奏请参知政事和宰相分开日期轮流统领群臣,主持朝政,一起登政事堂,太宗听从了他的建议 。当时一般同事上朝奏对时,大多发表独特的意见,只有吕端很少有所倡议 。一天,宫内传出皇帝的手书,命令说:“从今以后中书省的事务必须经过吕端详细斟酌,才能上奏皇帝 。”吕端更加谦让不敢承当 。
当初,李继迁骚扰西部边境,保安军奏报说捉住了李的母亲 。此时太宗想处死李母,因为寇准任枢密副使,便单独召见,踉他商量此事 。寇准回去时,经过宰相办公之处,吕端猜想是商议大事,便邀他说:“边境上的日常事务,我不必参与知晓 。如果是军国大事,我位居宰相,不能不知道 。”寇准就告诉了事情的原委 。吕端说:“怎么处理这件事?”寇准说:“想要在保安军北门外将李母斩首,以此来惩戒凶贼逆臣 。”吕端说:“如果一定要这样办,可真不是合适的办法 。希望您暂缓办理,我将再去上奏 。”进了朝堂,他就说:“从前项羽抓住了太公(刘邦之父),想要烹煮他,高祖说:‘(如果你一定要烹他)希望能分给我一杯肉羹 。’办大事的人,不顾虑他的父母,更何况李继迁这样的悖逆之人呢?陛下今天杀了李母,明天就能捉住李继迁吗?如果不能捉住他,那就只是跟他结下怨仇,更会坚定他的叛逆之心而已 。”太宗说:“那怎么办呢?”吕端说:“依照臣的愚见,应当在延州安置李母,让人优厚地服侍她,以便招降李继迁 。即使不能立即招降他,最终可以牵住他的心,而他母亲的生死又掌握在我们手里 。”太宗拍着大腿,连连称好,并说:“要不是爱卿,几乎误了我的大事 。”就采用了他的计策 。李母后来病死在延州,李继迁不久也死了,继迁的儿子终于投诚,这是吕端的功绩啊 。
吕端姿容仪态瑰美俊秀,有才能气度,宽厚仁爱,喜欢开玩笑,心胸豁达 。虽然多次被排斥降职,不曾把个人的得失放在心上 。李惟清从掌管枢密改任御史中丞,怀疑是吕端打压自己,等到吕端特免不再参加朝拜时,就经常弹劾告病超过一年还享受官俸的官员,又交结一些人指责朝堂官吏的过失,想以此来中伤吕端 。吕端说:“我正道而行,没有什么愧疚和害怕的,风波一样的流言不值得忧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