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宋史·辛弃疾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 )
B.辛弃疾督办江西赈灾工作时,抑制奸商囤积粮食,发放无息贷款,扩大粮源,最终稳定了粮价,使百姓熬过了饥荒 。他还慷慨地拿出米舟的十分之三帮助信州渡过难关 。
C.文章的结尾,运用了传奇手法 。堂上急促的声音好像是辛弃疾在鸣发心中的不平,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辛弃疾壮志未酬、仕途坎坷的同情 。
D.辛弃疾早年就有济世报国的宏伟抱负,于是投笔从戎,报效国家,但最终因生不逢时,他的政治军事才能一直都没有施展的机会 。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
译文:
(2)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 。”
#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 译文:
答案:
4、D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文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直:价格 。
5、C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②说的是朝廷下发御前金字牌,让他日落时停止工作 。④说的是辛弃疾治军的结果 。⑥说的是辛弃疾词作的风格 。
6、D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 。“他的政治军事才能一直都没有施展的机会”有误,这从文中辛弃疾做官时所做的事情可以看出 。
7、(1)辛弃疾接到后把它藏了起来,出去严责监办的人,限期一个月建成飞虎营栅,超过期限就要按军法治罪 。(得分点:“责”“期”“坐”“制”四个关键词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刚到灾区,辛弃疾就在大路边张榜说:“囤积粮食的流配,强买粮食的杀头 。”(得分点:“榜”“衢”“闭”“配”四个关键词各1分,句意通顺1分)
译文:
辛弃疾字幼安,山东历城人 。当时虞允文主持国政,皇上下决心要恢复失地,辛弃疾趁机论述南北形势以及三国、晋、汉的人才,所持观点强硬而直露 。因为讲和刚刚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
留守叶衡平素很器重他,叶衡入朝为相,极力向朝廷推荐,说辛弃疾胸怀大志,有深谋远虑 。皇上就召见了辛弃疾 。不久,辛弃疾担任了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 。湖湘地区盗贼四起,辛弃疾都讨伐平定了他们 。又因为湖南连着两广,和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相接,草寇作乱之事时有发生 。辛弃疾就丈量原先马殷营垒的房基,修建新的营垒,准备招步兵两千人,马军五百人 。先拿铜钱五万在广西买了五百匹马,皇上又下诏命令广西安抚司每年捎带买三十匹 。当时枢府有不愿做这件事的,便屡次阻挠他,辛弃疾干得反而更加卖力,最终也没有改变他的想法 。(虽然)各种费用上万计,(但)辛弃疾善于斡旋,事情都能马上解决 。进谏的人把辛弃疾聚敛财富的事上奏给了朝廷,朝廷就下发了御前金字牌,让他日落的时候停止工作 。辛弃疾接到后把它藏了起来;出去严责监办的人,限期一个月建成飞虎营栅,超过期限就要按军法治罪 。飞虎营栅如期落成,辛弃疾上书陈述事情的经过,画好图纸呈给皇上,皇上于是消了气 。当时连续下了几个月的秋雨,有关部门说造瓦很困难,辛弃疾问:“需要用多少瓦?”回答说:“二十万 。”辛弃疾说:“不用担忧 。”命令厢官除官舍、神祠之外,动员居民每家献出沟敢瓦两块,两天不到就备齐了,僚属都叹服 。军队建成,雄镇一方,是江上各部队中最好的一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