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隋书·令狐熙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 )
A.令狐熙对朋友的选择极其严格,他博览群书,文武兼备,而且还懂音律,他的才能颇得时人的赞誉 。
B.令狐熙治理沧州,政通人和,广受拥戴 。开皇四年他被调往朝廷任职时,百姓悲伤不舍;他重返沧州主政,百姓无不欢欣鼓舞 。
C.令狐熙做汴州刺史,推行重农抑商等政策,清理了狱讼积案 。考定政绩,他是天下第一,并受到了朝廷的嘉奖 。
D.岭南一带的人经常作乱,其首领受前任总管武力胁迫,不肯臣服 。令狐熙到任后,广施恩信,使部落首领深受感动,从而率众归附 。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大孝在于安亲,义不绝嗣 。何得过尔毁顿,贻吾忧也!(4分)
(2)及上祠太山还,次汴州,恶其殷盛,多有奸侠 。(3分)
(3)船客停于郭外星居者,勒为聚落,侨人逐令归本 。(3分)
答案:
6.A(寇:#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侵犯)
7.D(良政:有利于民,为百姓拥护的政策 。④劝谕百姓登记户籍,深受欢迎 。①侧面体现 。⑥直接体现 。⑤体现有才能 。②以本官身份代行纳言之事,并无良政可言 。③凭借功劳得到晋升,未必是良政 。) 8.B(原文中令狐熙没有“被调往朝廷任职” 。)
9.(1)最大的孝道在于让父母心里安慰,在道义上不让家族断绝了后代 。怎么能因悲伤过度而精神委顿呢,让我忧心啊!(安、嗣、毁顿各一分,句子通顺一分)
(2)皇上祭祀泰山回京,临时在汴州停留,对当地因商贸富庶繁盛,不法之徒众多的社会风气很厌恶 。(3分,“祠”“次”各1分,句子通顺1分)
(3)凡停留在城外分散居住的船客,都勒令他们聚居到村落里,在外乡居住的百姓,都赶他们回乡务农 。(4分,句意1分,定语后置1分,“勒”“逐”各1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令狐熙,字长熙,敦煌人,他家世代都是西州的豪门大族 。令狐熙生性严谨持重,有宽宏的度量,即使是在家里,也终日庄重 。他不随便与宾客交往,凡结交的,都是当时的名士 。他博览群书,尤其精通《三礼》;他擅长骑马射箭,精通音律 。因为通晓经典,从家里被征召出来,担任吏部上士,不久被任命为帅都督,继而调任为夏官府都上士,都有能干的名声 。因为母亲去世离职,几乎不能忍受失去母亲的悲伤 。他父亲劝诫他说:“最大的孝道在于让父母心里安慰,在道义上不让家族断绝了后代 。怎么能因悲伤过度而精神委顿呢,让我忧心啊!”令狐熙从此才慢慢地吃饭了 。等到周武帝平定北齐,他因留守京城有功,增加食邑六百户 。他先后担任司勋、吏部二曹中大夫,很得时人的赞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