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元好问《市隐斋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 )
译文:
11.选文中作者如何分析真隐居和假隐居,对此什么态度?
答:
1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4分)
言 身 之 文 也 身 将 隐 焉 用 文 之 是 求 显 也 奚 以 此 为 哉 予 意 大 夫士 之 爱 公 者 强 为之名 耳 非 公 意 也 。
答案:
8.D 交游,交往
9. C (A、一为祈使语气词,一为反问语气词;B、一为顺承连词,一为转折连词;C、都相当于“而”,连接词,不译;D、一为句末陈述语气词,一为代词)
10.(1)挂羊头,卖狗肉,干的是盗跖一样的行为,说的是类似伯夷的话,还说“我是个隐士”,能行吗?(4分,大意对给1分,3个关键词:悬:挂;行:行为;可;能行各占1分,意思对即可)
(2)清廉与高洁,本来就是古人隐居的理由,你怀疑什么呢?
(4分,大意对给1分#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3个关键词:高:高洁;固:本来;何:什么各占1分,意思对即可)(共8分)
11.作者在文中以“夫隐,自闭之义也”为前提,通过鲜明的比较,分析了大隐与小隐、真正的隐居与沽名钓誉之徒的假隐居的不同 。文中用韩伯休的故事说明真的隐士不用修饰,无需声名,从而含蓄地嘲讽了那些“身在江湖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的欺世盗名假隐士 。(5分,分析比较占2分,对假隐士的嘲讽占3分,意思对即可)
12. 言 /身 之文 也/ 身 将隐 /焉 用 文 之 /是 求 显 也/ 奚 以 此 为 哉/ 予 意 大 夫 士 之爱公 者 强 为 之 名 耳/ 非 公 意 也 。(4分,两空1分,中间有多划的该项不得分)
[译文]
我一个姓李的朋友对我说过:“我游历长安,住在娄先生家 。娄先生,是个隐士,住在长安的街市三十年了 。他家有个小书斋,叫做‘市隐斋’ 。来往的官员大多都为它写过赋、传,他也想得到你为他写的记,希望你就看我的面子写一篇吧 。”
我说:“你知道什么是隐吗?隐,就是自我封闭的意思 。古人隐于农、隐于工、隐于商、隐于医生和算命先生、隐于屠夫和渔夫,甚至隐于赌徒、卖粥的、看门的、酒保,无处不在,并非只有在深山之中、茅屋之下的,才叫做隐居 。前人有大隐、小隐的区别,说初步懂得大道的人,对自己的信仰还不是很坚定,隐居山林是为了不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使自己的心不乱,所以隐居到山林,这是小隐;能够内心平静,也能够适应环境,不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不论到哪里都一样,对喧嚣或寂静的环境都视而不见,所以隐居在城市的,叫做大隐 。在我看来,在山林隐居的人或许称得上小隐,但在热闹的街市隐居的人,未必都能称得上大隐 。自从某山人索要高价之后,自称隐士欺骗松树桂树和白云山壑以欺骗世人的人多了去了,更何况是在热闹的街市中的人呢?如今侥幸取利的人,耸起肩膀(形容取媚于别人的样子)来到市肆,翘着脚坐着控制行市,牙尖嘴利、手长脚长,抢在别人前面以求出售自己的货物,拿着刀子与奴仆贩夫血战,挂羊头,卖狗肉,干的是盗跖(春秋末期的大盗)一样的行为,嘴里说的却是类似伯夷(商周时期的贤人)的话,却说‘我是隐士’,这样的人能是隐士吗?敢问娄公隐居的原因,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