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边塞征战诗·实战集训》参考答案

[古诗文阅读]《边塞征战诗·实战集训》参考答案
《营州歌》
1.营州地处边塞,此地的少年心向原野,“狐裘蒙茸”说其着装粗放便于驰猎,又可见其可爱之态;“虏酒千钟不醉”则见其豪放之性;“十岁能骑马”则见其勇敢崇武之风尚 。这些都是营州少年典型的边塞生活 。
2.①这首绝句在构思上即兴寄情,抒发对营州少年劲健的边地生活由衷的赞美 。②在表现手法上属于白描,以简笔勾勒出营州少年鲜明的形象 。③全诗充满着浓郁的边塞生活气息 。
《塞下曲》
3.五月在内地正值盛夏,而李白所写五月却在塞下,天山孤拔,常年被积雪覆盖 。这里看不到春天,只能在凄凉的《折杨柳》中去领受、去回味 。诗中充溢着苍凉寒苦的情调 。
4.诗人想象自己来到边塞,就在天山脚下,整日过着紧张的战斗生活 。白天行军作战,晚上就抱着马鞍子打盹儿 。这里,“晓战”与“宵眠”相对应,军情之紧张急迫,跃然纸上 。“随”字,摹状士卒的令行禁止 。“抱”字,描绘士卒夜间警备的情况 。二句写的是士卒的生活场景,他们守边备战,人人奋勇,争为功先的心态亦尽情流露出来 。
《陇头吟》
【[古诗文阅读]《边塞征战诗·实战集训》参考答案】5.这首诗写到了“长安少年”戍楼看星,“陇上行人”#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月夜吹笛,“关西老将”驻马流泪这三种典型的边塞生活场景 。凄清的月夜,荒凉的边塞,呜咽的笛声,悲怆的将士,构成了一种寂寞悲凉的意境 。
6.苏武功劳甚大,却仅任典属国的官职,这让很多建立功勋的人感到悲怆郁愤 。这也与“关西老将”的遭遇形成类比 。这也说明了关西老将的遭遇不是偶然的、个别的,从而赋予了它更为广泛的社会意义 。
《破阵子》
7.上阕写年少从军,杀敌报国,为立功封侯 。但战场无情,并不能保证每次征战都能归来 。抒发对少年杀敌酬壮志的赞美之情,又表达了对少年命运的担忧之情 。下阕从思妇入笔,写其一年又一年等待征人归来的怨苦,充满着同情
8.“老”字用得最为精妙 。树木的寿命远超过人,但在思妇一年年的等待中,庭树似乎都变老了,以此来反衬思妇等待的漫长 。更加表达出对停止征战、安居乐业生活的向往,对和平的期望 。
《秋夜闻笛》
9.“寒”既指秋夜的寒意,也指秋风、月色给诗人心理带来的寒意 。一个“寒”字,写出了诗人不尽的乡愁和孤独之感 。
10.“吹笛”引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愁绪,笛声渲染出一种悠远、凄冷的意境 。也为后面的江南客终夜倚阑干的行为提供了注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