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苏轼《留侯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 )
B.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 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
【[古诗文阅读]苏轼《留侯论》阅读练习及答案】C.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
D.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 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
4.下面对文章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主要分析了留侯张良能够成就大业,是因为他能够忍住小小的愤怒 。第一句“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为全文的中心论点 。
B.楚庄王攻打郑国时,郑襄公脱去上衣裸露身体、牵了羊来迎接招待楚军 。楚庄王认为郑襄公能够这样谦卑地对待楚军,那他的百姓也一定值得信任,所以放弃了对郑国的进攻 。
C.文章认为汉高祖的胜利和楚霸王的失败,原因就在于忍与不忍之间的差别 。而汉高祖能忍耐,正是实施了张良的计策 。
D.本文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从“忍”与“不忍”两个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并通过列举事例指出了“忍”与“不忍”的两种不同的结局 。
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6分)
(1)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3分)
(2)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3分)
(2)第三句原为“忽讶推蓬吴语是”,请简要分析改句的妙处 。(3分)
答案:
5.(6分) (1)(3分)天下真正具有豪杰气概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当无原因受到别人侮辱时,也不愤怒 。(重点词语“卒”、“临”和“加”)
(2)(3分)当淮阴侯韩信攻破齐国要自立为王,高祖为此发怒了,语气脸色(或言语神情)都显露出来 。(重点词“王”、“见”和“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