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曾巩《学舍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 )
A.曾巩幼时“乐与家人童子嬉戏上下”,不懂得念书的好处,而一旦觉悟,便下决心与古今文章大家并驾齐驱 。
B.曾巩经历的风险、祸患等种种不幸,并没有挫伤他好学的进取心,他说:“只要有空闲时间,我便拿起书本学习 。”并为自己一时还不能“专心尽思”“琢雕文章”来表达内心难以言传的情感而叹息 。
C.曾巩呆在“卑巷穷庐”,穿“冗衣”吃“砻饭,芑苋之羹”,虽穷困窘迫却泰然处之,是因为这可以使其“遂其志而有待”,这犹如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的境界,体现了曾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高尚节操 。
D.曾巩一一叙述自己从小到大,进退去就的情形,以及喜好倾慕文章大家之心,写成了《学舍记》,对我们今天仍有学习借鉴之意 。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古诗文阅读]曾巩《学舍记》阅读练习及答案】(1)十六七时,窥六经之言,与古今文章有过人者,知好之 。(4分)
(2)天倾地坏,殊州独哭,数千里之远,抱丧而南 。(4分)
(3)若予之拙,岂能易而志彼哉?(4分)
答案:
10.C(问候,慰问)
11.B(“其”都是指示代词,译为“其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 。A中两句的“所”都表称代,但前句中指经历世事奔波往来#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的“历程”,后句指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意义不同 。C中第一句表示承接,“才”,第二句中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仅,只” 。D中第一句是“至,至于”,第二句是代词,“这样,如此”)
12.C(“体现了曾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高尚节操”对原文的概括和推断不合理,属无中生有)
13.(1)十六七岁的时候,看到六经的言论,读到了古往今来的非同一般的文章,才知道应该喜欢它们 。(得分点:窥-看到,读到;者-定语后置的标志;好-喜欢;语意通顺)
(2)父亲亡故仿佛天崩地裂,我独在异乡痛苦,从数千里外遥远的地方运柩南归 。(得分点:天倾地坏-从“丧”字看出指的是亲人的亡故;殊-《过秦论》“余威震于殊俗”,“殊州”可译为“异地、异乡”,并且是名作状,译成“在异乡”;抱丧—讲成“办丧事”亦可 。)
(3)像我这样的愚笨之人,怎么能改换了自己的志趣,转而去追求那些呢?(得分点:若—像;易—改变、改换;岂……哉—反问句式;彼—翻译出指代的内容或“它”亦可 。)
译文:
我年幼时便跟随老师读书,然而这时候,正以与家人小孩们打打闹闹、四处玩耍为乐,对书还不懂得爱好 。十六七岁时,看出六经中的话与古今作家的文章,有超过常人的见解,才懂得读书,从此一心一意希望将来能与古今作家并驾齐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