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反思|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中一直认为 ,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是相互渗透 , 相互结合 , 相互促进的 。所以 , 凡是小学阶段所开设的课程 , 只有课程设置节次的多少之别 , 并无正副课之分 。只要是学校分配的课程 , 都得无条件的完成任务 。
总之 , 音乐教育不仅具有辅助、强化德育和智育的功能 , 还具有德育和智育所不能替代的独具的教育功能 。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
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大方面 , 结合我校学生的音乐基础 , 实际上现阶段我们主要以歌唱课为主 。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读谱训练 。
在识谱时先给学生标准音 , 即歌曲的调号 。当学生按标准音唱有一定的困难时可进行音阶训练 。由于学生音域窄 , 确实难以达到标准音时可以适当降调 , 并鼓励学生要经常练习音阶 , 达到拓宽自己音域的目的 。
二、教唱歌词 。
这一步是前四步的综合训练 。首先教师应泛唱二至三遍让学生视听 , 对于较长或难度较大的乐句可以先分小节教唱在连接起来唱 , 以至圆满完成全部教唱 。在学生对本歌曲没有完全学会之前不能让学生练唱 , 因为学生自己识谱能力有限 , 一旦个别乐句唱错 , 则难以纠正 。
我教的是三年级学生的音乐 。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 , 有了一定的自制力 , 但识谱能力较差 , 我采用听唱教学法 , 即在学习过程中 , 充分发挥学生的听力 , 在反复视听的过程中来完成教学任务 , 效果不错 。
三、指导学生熟读歌词 。


五、用多种方法 , 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
针对本校特点 , 配合新课程改革 , 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多功能电子琴进行音乐教学 , 激发学生兴趣 , 提高课堂效率 , 具体为:

1、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 , 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 ,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
2、课堂上 , 让学生上台演唱 , 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 , 学生情绪高涨 , 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
3、在音乐欣赏课上 , 有些乐曲可以利用乐器 , 结合新课程标准上的要求 , 给学生示范演奏 , 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 , 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 , 既开拓了视野 , 有提高审美能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