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欧阳询传》原文及译文
《新唐书·欧阳询传》原文及翻译
【《新唐书·欧阳询传》原文及译文】原文:
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人 。父纥,陈广州刺史,以谋反诛 。询当从坐,匿而免 。江总以故人子,私养之 。貌寝侻,敏悟绝人 。总教以书记,每读辄数行同尽,遂博贯经史 。仕隋,为太常博士 。高祖微时,数与游,既即位,累擢给事中 。
询初仿王羲之书,后险劲过之,因自名其体 。尺牍所传,人以为法 。高丽尝遣使求之,帝叹曰:“彼观其书,固谓形貌魁梧邪?”尝行见索靖所书碑,观之,去数步复返,及疲,乃布坐,至宿其傍,三日乃得去 。其所嗜类此 。贞观初,历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男 。卒,年八十五 。
子通,仪凤中累迁中书舍人 。居母丧,诏夺哀 。每入朝,徒跣及门 。夜直,藉藁以寝 。非公事不语,还家辄号恸,年饥,未克葬 。居庐四年,不释服 。冬月,家人以氈絮潜置席下,通觉,即彻去 。迁累殿中监,封渤海子 。天授初,转司礼卿,判纳言事 。辅政月余,会凤阁舍人张嘉福请以武承嗣为太子,通与岑长倩等固执,忤诸武意 。及长倩下狱坐大逆死来俊臣并引通同谋通虽被惨毒无异词俊臣代占诛之神龙初追复官爵 。
通蚤孤,母徐教以父书,惧其堕,尝遗钱使市父遗迹,通乃刻意临仿以求售,数年,书亚于询,父子齐名,号“大小欧阳体” 。褚遂良亦以书自名,尝问虞世南曰:“吾书何如智永?”答曰:“吾闻彼一字直五万,君岂得此?”曰:“孰与询?”曰:“吾闻询不择纸笔,皆得如志,君岂得此?”遂良曰:“然则何如?”世南曰:“君若手和笔调,固可贵尚 。”遂良大喜 。通晚自矜重,以狸毛为笔,覆以兔毫,管皆象犀,非是未尝书 。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译文:
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人 。父名纥,在陈朝任广州刺史,因谋反被杀 。欧阳询应当连坐,因躲藏起来而幸免一死 。江总因为他(欧阳询)是旧友之子,就私下收养了他 。欧阳询其貌不扬却聪敏过人 。江总教他读书识字,(他)每次读书都一目数行,于是博通经史 。在隋朝做官,任太常博士 。高祖未显达时,多次与他交游,高祖即帝位,(欧阳询)多次获得提升,官#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至给事中 。
欧阳询起初仿效王羲之的书体,后来在险劲方面超过了王羲之,于是自称欧阳体 。他流传下来的墨迹,人们当作楷模来效法 。高丽曾经派使者来求他的墨迹,高祖感叹说:“他们看到他的墨迹,肯定会说他形貌魁梧吧!”他曾在路上见到索靖书写的碑石,就观摩它,离开数步又返回,看累了用麻布铺地坐下来看,以至宿在碑旁,三天后才离去 。他对书法的爱好大概如此 。贞观初年,欧阳询历任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男 。去世时年八十五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