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中发现“禁书”,被当污秽之物丢弃,如今却成为一级国宝
古墓一般是指具有代表性和研究价值的坟墓,中国古墓的发掘和研究为史实考察提供了大量珍贵的资料 。
文章图片
古代人有独特的丧葬习俗,就是“入土为安”,因此很多贵族或者富豪的墓室都非常豪华,他们一般都比较迷信,认为死亡是去另外一个世界生活,因此死时会陪葬大量金银财宝、仆人宠妾 。古墓之所以有研究性,大多都是因为墓主人的陪葬品 。
文章图片
【古墓中发现“禁书”,被当污秽之物丢弃,如今却成为一级国宝】古代有许多构造复杂,秘密繁多的古墓,其中马王堆古墓就尤其令人好奇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先后发现了三座西汉时期的古墓,墓葬结构宏伟复杂,墓葬内随葬品丰富 。
文章图片
马王堆汉墓的发现,为研究汉代初期埋葬制度,手工业和科技发展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马王堆中发现了28本帛书古籍,而这些帛书的命运却有些“坎坷” 。
文章图片
专家在挖掘三号墓时,发现了一个黑色的箱子,将箱子打开后,里面放有28本帛书,帛书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非常流行 。
帛书通常是指写在帛上的文字,帛是一种白色丝织物,用途十分广泛,而且非常贵重 。《汉书·苏武传》记载:“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 。”
文章图片
在汉朝就已经有帛书存在,但关于帛书应该追溯到更早的春秋战国时期 。《国语·越语》曰:“越王以册书帛 。”帛的价格远比竹简昂贵,所以帛书一般都是达官贵人使用的 。
文章图片
马王堆就是丞相家里的墓葬群,因此这其中有帛书也不足为奇 。这些帛书的最上面放着一本书籍,考古人员拿起来一看,竟是一本描写男女之情的“禁书”,古人思想封建,竟还有这种书,考古人员一看,顿时羞红脸,把它当成污秽之物,随手丢掉了 。
这种随意丢掉古墓中文物的事,可能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其实这跟考古队的组成有关 。在墓葬发现时期,人们思想还很守旧,非常注意男女有别,自由恋爱都可能被抵制 。
文章图片
当时的考古队也不如现在这么正规,很少有考古专家,大多都是一些土夫子和胆大的乡下知识青年 。他们思想保守,看到这种书籍,自然认为这是糟粕,应该将其毁掉,因此连箱子和其他书都扔掉了 。
那时人们认为墓葬中有价值的东西就是金银玉器这类值钱的东西,对于这些书籍自然没人在意 。不过幸好这些帛书被一个考古学家捡了回来 。
文章图片
考古学家带回这些古书研究,发现这是《易》《老子》《战国纵横家书》《养生方》等汉初文学的拓本 。其中还有《五十二病方》《长沙国南部地形图》《五星占》等书籍,这都是失传数千年的文物 。
而这本“禁书”被送给日本,经过日本专家研究,将其注释后,又还给中国 。马王堆汉墓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帛书也成为一级国宝 。
文章图片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很多人将商朝当成中华文明的历史开端,大多数人认为五帝的记载是传说不足为信,到底真相如何,只有不断地发掘古墓,依靠考古发现更多更真实的历史依据 。
文明起源是史前时期文化的高度发展和社会分化开始的,具体在农业手工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变得丰富,贫富拉开差距,从而迈向文明社会 。
大多数历史文化被发现,都是从古代的墓葬中,墓葬的挖掘,让历史的真相渐渐被铺陈开来 。
推荐阅读
- 三星堆三大未解之谜,考古学家都无从下手,一旦解开或将颠覆历史
- 古今鸟类巨无霸的对比:恐鸟体型超过鸵鸟数倍,可惜死在了长矛下
- 考古发现6000年前的“12吨粮食”,够“河姆渡人”吃好几年,却引出一段笑谈
- 古人类如何对抗饥饿
- 石壁上发现一种奇特植物,远看像蛇足石杉,价值珍贵,请重视
- 民工捡到金手镯,确认是文物并主动上交,却被考古队长中饱私囊
- 15000年前海底金字塔被发现,科学家推测:中华文明前身是MU文明
- 发现难、治愈难,人类什么时候才能攻克癌症?
- 为什么彗星头部是绿色的而不是它们的尾巴?意外发现解开90年之谜
- 美科学家发现:银河系旋臂已发生“断裂”,银河系是否正在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