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 太阳系附近是否存在有可能造成超新星爆炸的恒星?是否会影响地球?又有多大影响?


恒星 太阳系附近是否存在有可能造成超新星爆炸的恒星?是否会影响地球?又有多大影响?
文章图片

恒星 太阳系附近是否存在有可能造成超新星爆炸的恒星?是否会影响地球?又有多大影响?


这个担心并不多余 , 超新星的爆炸已经多次影响地球了 , 奥陶纪生物大灭绝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
卡玛射线暴被认为是宇宙最顶级的杀手 , 有科学家认为 , 宇宙中90%的文明是被卡玛射线暴清除掉的 。 卡玛射线暴在宇宙中经常出现 , 就会清空周边若干光年范围内的生命或者智慧体 , 使宇宙文明很难升级到高等级文明 , 这或许是人类一直难以找到地外文明的原因之一吧 。
而宇宙伽马射线暴主要来源 , 就是超新星爆发 。 这种爆发包括大质量恒星死亡、黑洞相撞、中子星碰撞等等 , 白矮星吸积或碰撞也会发生超新星爆炸 。 根据星体质量大小 , 爆发出的伽马射线能量也有大小 。
现在回过头来说说奥陶纪 , 这是古生代的第二个纪 , 是距今4.8亿年~4.4亿年之间一段时间 。
这个时间是生物史上一个重要时期 , 动物开始从海洋进化到了陆地 , 最早期的脊椎动物也开始出现 , 地球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
但一个距离地球6000光年的伽马射线暴击中了地球 , 导致了60%生物灭绝 。 这是地球历史上第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 。 这束击中地球的伽马射线暴是一个中子星与黑洞相撞导致 , 产生了数束射线暴 , 其中一束恰好击中了地球 。
这种灭绝并不是立刻发生的 , 射线暴击碎了大气分子 , 地球大气四分五裂 , 受到极大破坏 。 臭氧层被击毁 , 阳光紫外线穿透大气层杀死了大量浮游生物 , 导致了食物链的断裂 。 环境的改变 , 使各种生物无法适应 , 渐渐凋零灭绝 。
这种影响经历了最开始几十年的剧烈变化 , 几百年的渐进变化 , 乃至几万年几十万年的影响 , 一直到了40万年后 , 这种影响才渐渐消除 , 地球才开始重现生机 。 但很多物种已经发生了变化 , 食物链的顶端由直壳鹦鹉螺变成了板足鲎 。
地球周边有几个大质量恒星正处于不稳定期 , 其中已知有威胁就有海山二、参宿四、飞马座IK 。
这几颗恒星都演化到了晚期 , 处于极不稳定阶段 , 随时有爆发的危险 , 甚至已经爆发也有可能 , 只是爆发的光线和能量还没有传到我们这里 。
这几颗恒星新海山二隔得最远 , 距离我们7500光年 , 是人类能够肉眼看到最远的恒星 。 虽然远却是这几颗星中是最大的 , 质量有太阳的100~150倍 , 这个家伙一旦爆炸 , 伽马射线暴能量肯定惊人 。 科学界认为这颗星很可能在100万年发生爆炸 。 但谁知道呢?100万年在天文事件里实在太短暂了 。
参宿四距离我们就近多了 , 只有640光年 , 质量约太阳的20倍 , 但直径是太阳的1200倍 , 亮度是太阳的120000倍 。 寿终正寝的时间也在100万年左右 。
飞马座IK距离地球我们最近了 , 只有150光年 , 虽然近吧 , 好在很小 , 只有太阳质量的1.7倍 。
【恒星|太阳系附近是否存在有可能造成超新星爆炸的恒星?是否会影响地球?又有多大影响?】这种质量的恒星死亡时不会发生超新星爆炸 , 本来我们可以高枕无忧 。 但不幸的是这个飞马座IK是一个双星系统 , 前面说的只是它的主星 , 距离他很近还有一颗已经死亡的恒星尸骸白矮星 , 且距离主星很近 , 才有3100万公里 。 这样 , 在主星死亡时变成红巨星 , 半径膨胀200倍以上 , 当膨胀到它的洛希瓣处时 , 就会在致密大重力的白矮星周围形成一个吸积盘 , 随着白矮星质量的增加 , 质量超过钱德拉塞卡极限(1.4个太阳质量) , 就会发生爆炸 , 成为Ia超新星 。
这么近距离的超新星爆发足以给地球造成重大威胁 , 但科学家测算 , 这颗恒星变成红巨星的时间大概还在500万年之后 , 根据这颗恒星的运动状态 , 那个时候飞马座IK已经距离我们500光年以上了 , 这么远一个质量并不太大的超新星对地球不会造成大的威胁 。
但世事难料 , 奥陶纪的教训告诉我们 , 我们完全没有理由这么乐观 , 6000光年的伽马射线都能导致生命大灭绝 , 何况才几百光年?
宇宙中蕴含着无数不确定因素 , 前面说的那些可能爆发的超新星 , 在100万年后等等 , 谁知道现在是否已经都爆炸了呢?只不过光和射线暴还没有传到我们这里而已?宇宙中 , 又有谁知道什么时候会有几个尚不知晓的黑洞或者中子星在不远处发生碰撞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