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春节的习俗( 六 )
就北京地区来说,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 。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 。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 。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 。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
北京人总是把“福”倒着贴在门里、衣柜、水缸上,寓意着福到了 。贴春联也有许多讲究,一般百姓家贴红色春联,门楣上贴“横批”,内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纸镶红边;守制者(有父、母丧者)则要用蓝纸;庙宇用黄纸 。春联最早始于五代时的后蜀 。据说当年蜀太子在本宫门上提写“天垂余庆、地接长春 。”八个大字,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北京人在屋内廷贴上“抬头见喜”,屋外贴上“出门见喜”,院内贴“全院生辉”等春条 。
过去大多数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龛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讲究的要摆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饼、花糕的面鲜,成堂的水果、成堂的干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饭,素饺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 。家境不好的也要摆三堂或五堂供品 。北京人过年讲得就是吃喝玩乐,以吃为主 。这些供品实际上也是为人准备的 。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 。除夕的年嬉饭要荤素一起上 。有冷荤、大件和清口菜 。冷荤有冷炖猪、羊肉、冷炖鸡、鸭 。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 。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罗十、咸菜佛手等 。主食多以荤素睡觉为主 。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 。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 。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北京春节的习俗真有趣!
推荐阅读
- 祝福语|邀请朋友参加生日聚会的短信
- 祝福语|妈妈生日祝福语最温馨的话
- 祝福语|恭喜新人结婚的祝福语2022
- 祝福语|早上好的问候美句祝福语
- 祝福语|给爱人的早安问候一句话暖心话
- 祝福语|祝的朋友生日快乐的短句
- 祝福语|生日快乐祝福语男朋友的话
- 祝福语|有创意的虎年拜年短信祝福贺词
- 祝福语|给老师的微信新春祝福语
- 祝福语|春节给老师的微信祝福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