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 为什么量子力学不允许物体同时拥有明确的位置和动量?


量子力学 为什么量子力学不允许物体同时拥有明确的位置和动量?
文章图片

量子力学 为什么量子力学不允许物体同时拥有明确的位置和动量?
文章图片

量子力学 为什么量子力学不允许物体同时拥有明确的位置和动量?
文章图片


为什么量子力学不允许物体同时拥有明确的位置和动量?
不是量子力学不允许 , 而是量子力学发现了微观世界的粒子有这个特性 , 这或许就是我们世界的一种规律 。
这个世界任何人任何理论都不不能够决定这个世界的规律 , 只能发现、利用和运用规律 。
打个比方 , 人们经过长期实践 , 认识到打雷是因为积雨云的放电现象 , 放电时发出闪光 , 释放出巨大热量 , 而热量使周围空气急速膨胀 , 形成压力推挤周边空气 , 就产生巨大震波 , 这就是雷声 。
闪电和雷声差不多同时发生 , 但由于光速快声速慢 , 所以我们就往往先看到闪电 , 再听到雷声 。
而打雷是会劈死人的 。
这些就是自然规律 , 人们知道了这个规律 , 并不能阻止改变雷会劈死人的规律 , 但可以利用规律避免这种事情发生 。
比如就建造避雷针 , 将电荷通过尖端放电消除 , 以减少雷电的危害;人们也知道在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在野外或者树底下活动或躲雨 , 避免雷电伤害 。
但我们不能说 , 科学为什么规定雷雨天一定要打雷呢?打雷一定要劈死人呢?
科学能规定这个吗?
量子力学发现了微观世界一些特异现象 , 并不能代表宏观现象 。
比如说位置和速度不能够同时确定 , 只是指微观粒子 , 而不是指任何“物体” 。
我们既不能够用微观的事物来描述宏观事物 , 也不能用宏观的思维去解释微观事物 。
爱因斯坦与哥本哈根派的世纪之争 , 以爱因斯坦为代表包括薛定谔等一帮科学家 , 就是以宏观理论来判别量子的奇异特性 , 认为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有规律可循 , 量子世界的不确定性原理只不过是人们还没有找到其中隐含的可变量而已 。
最终哥本哈根派胜出 , 不确定性原理、量子纠缠等理论成为量子力学的正统理论 。
不确定性原理就是描述量子世界粒子运动规律的 , 这个理论认为在粒子世界 , 人们不可能同时知道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它的速度 。
【量子力学|为什么量子力学不允许物体同时拥有明确的位置和动量?】因为粒子位置的不确定性 , 必然会大于或等于普朗克常数除以4π(ΔxΔp≥h/4π) , 微观世界的粒子行为与宏观物质很不一样 。
这个理论是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在1927年提出 , 这种不确定性来自两个因素 , 其中主要的是 , 测量某个东西必然会对那个东西发生扰动 , 从而改变其状态 。
人观察事物必须利用到光 , 光是具有波粒二象性的事物 。
在观察宏观事物时 , 我们通过光看到了这些事物 , 而光照射到这些东西身上的力是很微弱的 , 虽然从微观上也改变了这个物体的一些状态 , 但这种改变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够看到 。
我们看到一个杯子 , 或这一个人一头猪 , 是通过光的反射看到的 , 由于对它们的改变很小 , 我们既能够看到这个物体的位置 , 也能够看到这个物体的速度 。
但在微观粒子世界 , 就不一样了 。
我们观测电子 , 也必须通过光来看 , 但一个光子打在电子上 , 电子就获得了能量 , 就会改变其运动状态 。
光波是有尺度的 , 将光照射粒子来测量其位置速度 , 一部分光波必然被粒子散射开来 , 由此才能够指明位置 。
但人们不可能将粒子位置确定到比光两个波峰之间距离更小的程度 , 因此为了更精确测出粒子位置 , 采用的光波就越短越好 。
越小尺度的光波能量越强 , 就越能够看清粒子的位置 , 但对粒子的动量就越大 , 由此对其速度测量不确定性就越大 。
位置的不确定性与动量的不确定性遵守不等式:
其中 , h 是普朗克常数 。
因此 , 量子力学不确定性原理 , 是描述量子现象的一种理论 , 是科学研究对量子世界规律的一种认识 , 迄今为止 , 它是正确的 。
感谢阅读 , 欢迎讨论 。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 , 侵权抄袭是不道德的行为 , 敬请理解支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