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8月8日 , 北京野生动物园发布一则声明 , 措辞幽默 , 引发网友关注 。 声明称 , 7日下午 , 两家游客在园内游览时因琐事发生纠纷 , 互相谩骂、撕打 , 引起大量游客和附近动物们的围观 。 经当地公安机关调解后 , 打架双方和解 。
通告中提到“双方撕打地点附近的动物们是第一次看到人类之间的打斗场面 , 令它们印象深刻 , 当晚部分动物家庭在兽舍内纷纷效仿 , 场面一度失控 , 在饲养员的耐心教育下动物们知道了打架不好 , 特别不好 。 ”
北京野生动物园还强调 , 游客出游时要保持良好心态 , 保证家人的安全最为重要 。
对于上述事件 , 有动物专家评价称 , “营销很成功 , 但动物园不该搞伪科学 。 ”
许多网友则认为 , 这则通报可能是工作人员希望通过一些俏皮话 , 引起游客的关注和重视 , 以期不要再次出现类似情况 。
尽管很多人都认为 , 北京野生动物园这则声明的“调侃”成分更多一些 。 不可否认的是 , 动物拥有超强模仿能力 , 确实是真实存在的 。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教授尚玉昌在《生物学通报》发表过《动物的模仿和玩耍学习行为》一文 , 文中解释了什么是动物模仿:这是指动物通过观察其他个体的行为表现而改进自身的技能和学会新技能的能力 。
这种学习类型在社会性动物中出现的频次要比独居性动物多得多 , 所以又称社会性学习 。
美国学者班杜拉认为 , 人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学会新的行为的 。 班杜拉认为儿童社会行为的习得主要是通过观察、模仿现实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来完成的 。
除了人类会模仿之外 , 动物的模仿行为也很常见 。 尚玉昌教授例举了黑猩猩模仿照片中自己的表情和动作 , 猕猴通过观察其他猴对蛇所表现出的畏惧可以学会害怕蛇和躲避蛇等现象证明了动物之间存在的模仿行为 。
除了动物之间的相互模仿 , 也有许多事实证明了动物模仿人类行为的存在 。 就在几天前 , 8月3日 , 重庆某景区一只名叫“渝辉”的黑猩猩模仿人戴口罩的一段视频走红网络 。 报道称 , 这只黑猩猩比同类黑猩猩智商还要高 , 有时候还会在水池边洗手 。
但动物模仿人类 , 就证明了动物和人类在共享同一种文化吗?
万美婷和苏彦捷发表在《兽类学报》的《文化的起源——动物文化的普遍性与人类文化的独特性》一文中认为 ,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文化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产物 , 有许多关于动物文化现象的证据 , 并且提供了动物创新和社会学习能力的观察与实证研究的结果 , 用以说明文化在动物中存在的可能性 。
然而 , 人类文化与动物文化存在着明显差异 ,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主要是两者认知能力的差异:人类特殊的认知模式——文化认知造就了人类复杂的文化体系 。
回到“动物模仿人类打架”的话题上 , 其被讨论的本质——打架的行为 , 则是所有动物文化的普遍性 , 是与生俱来的生存本能 。 但人类文化之所以有其独特性 , 则在于做出了别的选择 。
【强子|动物模仿人类打架?笑过之后的一点思考】
推荐阅读
- 太阳系或许不会被“降维打击”,但实际情况可能比这更糟
- 英国“毒王”:排泄物要收集起来,死后尸体装进半米厚的铅棺深埋
- 对称揭示了全息宇宙的线索
- 亮度是月球8倍!原定2020年升空的人造月亮,怎么没消息了?
- 年轻人想做好科研,最好不要太聪明
- 数理双绝,引领物理学百年发展,艾米·诺特究竟有多牛?
- 宇宙的一切是从何而来?物理学家霍金的终极解释
- 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吗?80多年前,1只猫给出了答案
- 尤金:埋在月球上的人。
- 物理学家用随机游走理论解决三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