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的由来|过年压岁钱的由来与传说什么叫压岁钱( 二 )


不少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 。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是这样记载压岁钱的: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 。尊长之赐小儿者 。亦谓压岁钱 。到了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 。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其寓义为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 。货币改为钞票后,家长们喜欢选用号码相联的新钞票赐给孩子们,因为联与连谐音,预示着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升 。从上面的叙述中不难发现,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派红包是华人新年的一种习俗,华人喜爱红色,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 。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根据华人的观念,已婚者就算成年),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 。
红包里的钱,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 。因此,在分派红包的长辈面前打开红包,是不礼貌的做法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 。
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 。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 。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
【压岁钱的由来|过年压岁钱的由来与传说什么叫压岁钱】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压岁钱有一个有趣的来历呢!传说中,有个叫祟的小妖,每年三十夜它会摸睡熟的孩子的头,孩子就会变傻 。又一年的三十夜,祟如约的来了 。有户人家孩子睡觉时把红纸裹着的压胜钱放在枕边,当祟正靠近他时,红纸突然发出一道亮光,祟惊慌失措的逃跑 。因此大家叫它为压祟钱,岁和祟发音相同,叫压岁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