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国旗下讲话;自觉遵守常规,培养良好习惯
老师们 , 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自觉遵守常规 , 培养良好习惯》 。
一位哲学家说过:要想做好一件事 , 先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吧 。叶圣陶先生也说:坏习惯 , 就像疾病一样 , 使人受害终身 。
【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国旗下讲话;自觉遵守常规,培养良好习惯】同学们 , 我们是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呢?大家可以看到 , 在我们的身边 , 还有一些同学随手在校园里扔废纸、零食袋等杂物;课间活动的时候 , 一些同学大喊大叫 , 追追赶赶;一些同学进出教室、上下楼梯你争我抢;上课开小差、随便讲话等等 。这些坏习惯、坏现象、坏毛病 , 影响到同学们的健康成长 , 还损害了班级形象和学校的荣誉 。我们应该把这些坏习惯、坏毛病、坏现象统统抛弃 。
习惯不是由遗传得来的 , 它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习得的 。从生理机制来讲 , 习惯又是一种后天获得的条件反射 。如果对习惯的这一特征缺乏认识 , 往往会把一个人的好习惯或坏习惯归为先天的、遗传得来的 , 这在实践中就会步入误区 , 从而忽视教育影响的作用 。了解到习惯的后天性特征 , 可以使人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良好习惯的训练 , 防止并克服不良习惯的形成 , 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 。
事实上 , 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保证我们良好学习的前提 , 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 。著名教育家曼恩有这样一句名言:习惯仿佛一根绳 , 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绳索 , 要不了多久 , 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因此 , 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 必须从现在做起 , 从自己做起 , 从点点滴滴做起 ,
习惯总是表现于一个人的行为中 , 而且是比较稳定和自动的 。但习惯形成和表现于行为也受着一个人诸多因素(如一个人的理念、能力、智慧、性格等因素)的影响 。而一个人一旦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习惯 , 这种习惯的深化和整合又能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如一个人形成了不论做什么事情事先总是习惯于要认真地制定计划 , 并听取有关人士的意见 , 这就是一个人的责任心的体现 。而责任心是属于健康人格的 , 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 , 责任心这种人格特质在有的人身上可以表现得很强 , 在有的人身上则表现得不强 , 因此 , 对高中生培养良好的习惯 , 尤其是智慧性习惯和社会公德性习惯 , 应该是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的 。
推荐阅读
- 孩子自觉我省心读后感
- 关于诚信名言信不足
- 安全工作格言事故是最大的浪费
- 新学期励志格言
- 关于交通安全的格言
-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孩子自觉我省心》读后感
- 认真学习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
- 提前着手精心谋划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公路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 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要求和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