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实习心得|2012年心内科护士实习心得

在心内的3个月总觉得学到的东西没有预期的多 。
刚到心内科正赶上职业医师考试,听过张明国老师查房讲心脏电生理的图有种相遇恨晚的感觉,觉得要是早一个月来听他讲一下这几个图那么各种控制心率失常药物的药理作用就不用背的那么痛苦了,心梗时候各个部位梗塞对应的心电图改变也可以只用推导就一目了然了 。
但是很快我就被分到跟另一个刚定科的师兄了,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全力考试,考完试好像就不再有动力看书了 。带我的师兄由于功力有限教我的东西也相对局限,于是我在心内科迷迷糊糊的混了2个多月 。出科时也就只会搞搞高血压、冠心病待诊的 。真真心梗的我还没搞清楚什么时候该溶栓什么时候该保守呢!
在心内科对我锻炼最大的就是值夜班,一般晚上病人有情况护士都只会来叫轮转的医生 。所以病人夜里突发急诊时必须学会判断病情轻重,知道什么情况该怎么处理,什么时候该去叫本科医生 。
在心内科我也生了工作以来的第一场病??上感 。生病生的很蹊跷,值记得上了一个夜班也没有着凉,第二天白天就觉得嗓子不舒服,第三天就开始流涕、发烧、嗓子疼了 。最要命的是再过一周就要考试了,只有拼了命的马上用上抗生素 。幸好在考试的时候把感染压住了,没有发烧、鼻塞,只是嗓子不舒服 。
【心内科实习心得|2012年心内科护士实习心得】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 。从广义的角度看,护理安全还应该包括护士的执行安全,即在执行的过程中不发生允许范围与限度以外不良因素的影响和损害〔2〕 。护理安全管理是保证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矗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内科住院患者中老年患者所占比例逐年上升 。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退化以及疾病的多发性、复杂性、突发性、猝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其安全,所以说老年住院患者是医院风险管理的高危人群 。笔者对于这一特殊的高风险群体,着重分析住院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找出影响安全的因素,寻求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的策略,旨在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
准确评估患者状况老年人跌倒与体位性低血压、饭后低血压、药物相关性低血压有关 。我们发现,老年患者沐浴后容易出现头晕,加上地面湿滑,容易滑倒 。因此,结合科室特点,我们规定对所有新入院70岁以上患者进行入院评估时,护士要注意既往史及陪伴代诉情况,尤其是伴随症状和自护能力,有无视力障碍,蹲起能否自如,有无跌倒危险因素包括平衡失调、步态紊乱等,给予记录并依据风险程度挂出警示牌 。关节炎、脑卒中、老年痴呆、贫血、体位性低血压等患者列为高危人群 。入院时询问并检查老年患者的鞋袜,尤其是带入的拖鞋应防滑 。针对老人夜间起床多的特点,规定护士熄灯时预留地灯 。行动不便者建议家人陪伴,家人无法陪护者,详细说明病情,并签字为证,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同时夜班护士要及时协助患者入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