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片解说词|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宣传片解说词
五岭分楚越,此地最清淑 。在湘粤古道的临武县与连州市相接之处,有一美丽之乡叫双溪 。因境内有两条河流而得名 。这个临武的“千年粮仓”,山青水秀,水丰土肥 。近4年来,全乡上下众志成城,不懈努力创建国家级生态乡,合奏了一曲曲创新建设、重在实干、成效显著的时代凯歌 。双溪距县城3公里,因境内有两条河流而得名 。是享誉湘南的林木之乡,鱼米之乡、香芋之乡 。乡域面积8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72.5% 。是“省级林业绿化先进单位” 。坚持生态强乡,生态富民是双溪的长期追求和必然选择!近几年来,为切实打造魅力双溪、生态双溪,双溪人矢志创新工作,强化领导、强化规划、强化考核、强化责任,切实做到绩效考核、奖优罚后、合力推进 。在强化投入上,按照“突出重点、解决热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的思路,共投入2600万元完成了乡村两级公路硬化、乡卫生院综合大楼、乡敬老院、计划生育服务站、自来水厂、无害化垃圾处理池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解决饮水、亮化、交通、垃圾清运等问题,提升了城镇的承载力 。为加快农村改路、改水、改房、改厕、改栏和沼气建设步伐 。先后投资500余万元,硬化了邝家至金盆村10公里的通乡公路和境内通村公路;新修了双溪至南强的通乡公路;投资1500万元完成改水4530户,新建沼气池130口,加快了建设生态家园的步伐 。为实现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目标,双溪切实加强山、林、水的保护,关闭了辖区所有污染企业,整治了开山采石、抛荒等生态破坏行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90亩,有效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 。按照国家环评要求,投资108万元完成10座集中式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站和38个垃圾池,购买了垃圾转运车6辆,全乡生活垃圾全部运往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处理率100% 。建成了水冲式公厕4座,辖区内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100%,有效地解决了生活垃圾、污水等问题 。同时积极开展统一除“四害”、创建无烟单位、无烟家庭、文明村(户)等活动,聘请了4名清洁员,实行全天候保洁 。作为林业大乡,双溪夯基而上,实现退耕还林8600亩、荒山造林2.2万亩、迹地更新造林1.6万亩 。12个村庄的绿化工程使山上、沿河、庭院绿化嬗变喜人 。2008年又引资950万元开发了1万亩松树种植项目,新栽树林成活率达到96%以上 。现在的双溪,城镇建设与当地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协调相处,建成区与村庄结合部环境整洁,主要道路平整,环境友好 。在城镇建设区内,实行家畜全部圈养,保持卫生 。通过乡政府不断加大环境投入和治理力度,乡建成区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白色污染”得到全面控制 。乡建成区内有水厂1个,净化部2个,分式水塔2座,水源取自老水江,日供水3000吨 。结合高水池供水,自来水普及率100% 。乡域内生态环境质量好,地表水水质好,经检测,水质合格率为100%,可直接饮用 。强力推进的生态乡建设热潮,助推了双溪绿色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招商引资,环保先行”的理念下,先后引资建设9个小水电站项目,年总产值1200万元 。1个山泉水加工厂和1个木材加工企业,年总产值400万元 。以舜源芋业为主的食品加工、储蓄中心,把香芋做成反季节供应,并把漫山遍野的野菜和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远销省内外,同时引资1100余万元,建成高标准的芋业加工厂房 。以香芋为主打产品的绿色产业,在这里成功实现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 。2009年全乡实现GDP65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502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8元 。为全面提升香芋产业的基地基础设施,双溪争取到了国家级“土地整理项目”,该项目投资2200万元,整理耕地11000多亩,涉及全乡11个行政村 。目前一期工程已完工,实现了全乡路相通,水相连,渠相通的目标 。在生态乡的建设中,双溪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强有力的后盾!把生态乡创建宣传活动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有机结合,群众满意率达100% 。迈入小康生活的双溪人民,每个村都提质了党组织阵地实施、文化广场、娱乐场所、体育场、图书阅览室等公共场所,乡内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欢欣鼓舞,其乐融融 。【宣传片解说词|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宣传片解说词】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乡镇文明创建工作计划怎么写
- 工作计划|小学创建文明校园工作计划范文
- 互联网时代解说词:第六集·迁徙
- 互联网时代解说词:第四集·再构
- 互联网时代解说词:第三集·能量
- 互联网时代解说词:第二集·浪潮
- 幸福教室|《创建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
- 均衡发展迎检解说词|中学迎检解说词
- 小学运动会解说词|小学消防安全先进单位迎检解说词
- 中学生运动会解说词|中学生运动会班级解说词学校运动会班级解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