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几个农业文明发达的国家 , 虽然也有着“母亲河” , 但是其他的支流也是有很多的 , 比如中国 , 黄河虽然是“母亲河” , 但是在东北一带包括于中原地区也是有很多河流的 , 包括后来人工打造的运河 。
古埃及不一样 , 河流的90%的供应都是来自的尼罗河 , 加上此地位于北回归线附近 , 气候干旱是常有的事情 , 所以加剧了古埃及人民对于尼罗河的依赖 。
不仅如此 , 气候干旱带来的是农作物的生长发展变化 , 那么此时对于古埃及人民来说 , 保住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才是最重要的 。
此时 , 猫就发挥巨大的用处了 , 早期的猫并不像现在被养于家中做宠物 , 早期的猫擅长抓蝎子、老鼠、蛇等一些危害农作物的害物 , 是经常在田野中活动的 。
抓了这些东西 , 很明显 , 田野中的农作物的产量上升 , 人们的粮食问题可以进一步解决 , 在气候干旱的条件下 , 这无疑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
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 , 因为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 , 后来才被养做了宠物 。 所以在古埃及 , 人们对于猫的喜爱几乎到了痴狂的地步 。
很明显 , 在一些古埃及的壁画之中 , 王后或者王后通常都是将一只猫放在自己的膝盖上或者坐在自己的王座上 , 这些都是因为喜爱才如此 。
在古埃及甚至还出了一些关于猫的法令 , 人不能随意杀死猫 , 否则就要受到严重的惩罚 , 一般来说都是死刑 。
如果家中出现任何事情包括遇见一些危险事情的时候 , 必须要先救出猫 , 如果不是先救出猫 , 那么主人也是要受到惩罚;还有 , 猫如果是正常死亡 , 主人需要进行一定的悼念 , 以表示对于猫的尊重 。
从这些法律可以看出 , 古埃及对于猫的确是十分重视的 , 甚至一些法律条规规定的待遇超过了一个普通人的待遇 , 由此可见古埃及人对于猫的神化是比较深的 。
在一些猫死后 , 或者被送到祭祀之处时 , 需要将猫做成木乃伊 , 这一般是皇室的特殊标准 , 因为制作木乃伊的成本十分贵 , 只有一些贵族皇室才用木乃伊的死法 。
将猫也做成木乃伊可见其重视程度 。 猫做成木乃伊的过程大体上与人是一样的 , 都是将肝脏等东西分瓶子装好 , 和木乃伊一同下葬 。
有些猫木乃伊不是单纯的下葬的 , 而是要被放到神庙中供奉的 , 所以一般也是做成木乃伊 , 还有些是用作祭祀 , 也不用下葬 。
二、中国对于猫又是怎样的态度?1.“猫”的历史在我国是什么时候有的?
《大雅·韩奕》记载:\"有熊有罴 , 有猫有虎 。 \" , 西汉《礼记?郊特牲》记载 , \"古之君子 , 使之必报之 , 迎猫 , 为其食田鼠也 。 \"
【王仁湘|同样是“猫奴”,中国与古埃及之间有何不同?】这两则史料是较早反映我国“猫”存在的史料 , “猫”虽然存在 , 但是能不能为人类所用还是一个很大的疑问 。
但是有明显的资料记载 , 在南北朝时期 , 我国就已经将猫培养成了家畜 , 已经完全驯养化 。 不仅古埃及国家 , 需要猫 , 我国也是需要猫的 , 毕竟古代中国也是一个农业文明大国 。
2.南北朝以后猫成功进入了日常的家庭生活之中
北魏时期 , 有着明确将猫驯养的例子 , 在此后的王朝之中 , 不管是宫廷生活还是平常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之中都少不了猫的影子 。
王公贵族子弟 , 通常将猫用作平日闲来无事的玩物 , 在普通的农耕家庭中 , 一般都是将猫放在田野中 , 抓老鼠什么的 。
传说 , 玄奘在从天竺带佛经回唐朝的时候 , 就带了好几只驯养过的猫 , 就是为了以防带回来的珍贵佛经被老鼠等物吃掉 。
到了宋朝 , 所有的领域都或多或少呈现平民化的趋势 , 高脚家具 , 猫等 , 都在不断地平民化 。
文人士大夫最喜欢猫 , 通常他们会给猫赋予不一样的文化意义和特殊感情 , 像梅兰竹菊一样 。 不过大部分的文化意义都不是很正经的 , 一般都是平日中的一些文学玩笑 。
看得出来文人对于猫的喜爱 。 在南宋 , 有次秦桧的孙女丢失了猫 , 结果使得当时大部分的官僚机构放下手中的要务 , 找猫 。
反映两个问题 , 一个是当时秦桧的势力的确很大 , 另一个就是秦桧孙女对于猫的喜爱的确很深 。
秦桧孙女爱猫仅仅是一个社会现象的缩影 , 在当时的社会中 , 不乏一些爱猫人士 。 只不过其规定并没有古埃及时期那么严格 , 什么猫可以凌驾于人之上 。
有这样的猫 , 但是也仅仅限于皇室贵族的猫 。 别说人了 , 皇帝手下的猫都可以轻易获得较大的封号 , 这可不是普通官僚可以比得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