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97岁杨振宁顶着骂名 , 极力反对花1000亿建大型粒子对撞机 。 中科院院士王贻芳却说:一定要建 , 不建将落后30年 。 杨振宁表示:就算建成 , 也是给外国人做“嫁衣”!
关于是否要建对撞机 , 物理学界已经争论了很多年 。 其中 , 又以杨振宁和王贻芳的意见为代表 , 一个说一定要建 , 一个说不能建 。 怎么办呢?两位都是物理界的泰山北斗 , 为了敲定结果 , 只能请来了11位顶级物理学家 , 来进行投票 。
最终结果是:杨振宁得到了6票 , 王贻芳院士得到了5票 。 杨振宁以1票的微弱优势 , 成功停止了对撞机的建造 。 但王贻芳表示:“我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 。 ”那他为何如此执着 , 要建立对撞机呢?因为他认为:“这是高能物理领域 , 领先国际的一个难得机遇! ”如果建成对撞机 , 我国在这方面将领先外国很多 。 而杨振宁也给出了反对意见 , 主要有三点:
1、对撞机风险太大 , 很容易白干
早在我国之前 , 1989年 , 美国就进行了对撞机的研究 。 当时 , 美国
杨振宁表示:对撞机起码需要200亿的预算 。 王贻芳院士也说:打算第一阶段投入300亿 , 第二阶段投入700亿 。 所以这项实验的风险太大 , 如果我们赌输了 , 那将浪费多少资源?
2、对撞机的研究 , 会影响其他领域发展
就算按照王贻芳院士的构想 , 两个阶段投入1000亿 。 这么大一笔钱 , 全部用来建造对撞机 , 肯定会影响其他领域的研究经费 。 何况 , 这个对撞机还只是停留在想法 , 如果5年都没建出来呢?10年呢?100年呢?那别的领域 , 像民生相关、农村发展、城市铁道等 , 该怎么办呢?所以 , 杨振宁的意思 , 是不如把这笔钱省下来 , 发展一些实业 , 对大家更好 。
3、建成了 , 也容易给外国作“嫁衣”
大家都知道 , 现在美国用很多科技资源 , 比如芯片等等 , 一直不想让别的国家发展 。 所以 , 我们一直提倡:一定要进行科技创新 , 才不会被外国“卡 脖子” 。 但对撞机的研究 , 没有大家想象地那么容易 。 投入上千亿的实验 , 肯定会有其他国家的科学家 , 来共同研究 。
假如真的研究成了 , 那我国投入的财力 , 岂不是给外国作嫁衣了?别的国家都知道了 , 我们又怎么能在这方面领先他国呢?因为 , 这个矛盾没办法解决 。 只能等以后时机成熟了 , 我国的物理人才足够 , 不用请外国人参与实验了 , 对撞机才有开始的必要 。
对于杨振宁的第3点 , 相信大家深有同感 。 我们都学了那么多年物理 , 都知道真正在物理方面有建树的人才 , 是极少的 。 如果我们的物理人才足够多 , 就不用让外国人来分一杯羹了 。 那么为啥我国的物理人才数量 , 始终不高呢?
其实 , 主要是现在的教育体系 , 根本就是“填鸭式”教学 。 学生面对晦涩难懂的物理书 , 只是死板地记住几个公式 , 按照老师给的方法算出来 , 根本不明白原理 。 所以很多孩子 , 对物理完全没有兴趣 , 这怎么能为科研贡献力量呢?
所以 , 我认为对于物理学习 , 还是要以培养孩子的兴趣为主 。 我有个当物理教师的朋友 , 给我推荐了一套书《这就是物理》 。 她说 , 这是一套来自美国的超人气科普漫画 , 入选过美国学校图书馆期刊“最佳参考书” ,里面包括了85%以上的中学考点 。
它颠覆了咱们传统的物理学习方式 , 不讲定理 , 不套公式 , 而是通过“漫画的形式” , 导入物理知识 , 让抽象难懂的物理现象 , 以漫画故事演绎出来!
比如讲磁 , 什么是磁性?磁铁是如何工作的?孩子们能了解磁极和磁场等概念 , 还将探索电磁学、吸引与排斥等有趣知识;
比如讲力 , 什么是力?什么是运动?跟随两位滑稽的小主角“力”和“运动” , 从
推荐阅读
- 揭秘陶乐德事件:男子在拘留室离奇消失,难道平行时空真的存在?
- 青藏高原将停止增高,后果不可承受,我们却未感到危机
- 寻求气候变化的确定性:要多少才足够?
- 少见!今年十五的月亮,不是十六圆
- 科学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寻找难以捉摸的基本粒子
- 地球果真出了大问题?火山爆发后出现神秘现象,科学家紧急发声
- 简述相对论发展史:从伽利略到引力波
- 重磅!英美科学家对奥密克戎病毒11个最新判断!对全球意义重大!
- 15000年前海底金字塔被发现,科学家推测:中华文明前身是MU文明
- 人的气运竟然真的存在?科学家竟然已经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