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时代需要雷锋精神( 二 )


爱心,构成雷锋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爱国,铺垫了雷锋无私奉献的精神基础 。雷锋精神是人类最至真、至善、至美的追求 。今天人们常说以人为本,我们需要人文关怀,证明大家都希望这个社会充满热情,都希望我们的生活充满人情味 。然而尽管人们对雷锋精神的赞同没有减少,但大多数只是想让他人学雷锋而自己享受成果 。天下哪有这等不劳而获之事?如果人人都这样,美德如何能得到弘扬?长此以往,此风不止,我们所想所盼的社会公德将不能久存 。
我们应该让雷锋精神代代相传,让整个社会培养良好的学雷锋的风气,不能因为时代的变化而丢失了精神上的传家宝 。不论以哪种方式形式来学雷锋,我们都应做好学雷锋的长期工作 。不但3月5日要学,而且要时时学处处学,于细微处见精神 。尽管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21世纪,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对精神文明的追求不能被颠覆 。中国进入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南京实现两个率先的号角也已吹响,学校校风建设月活动也在即,3月4日江宁高中学子真情回报有效学习方法现场咨询活动在东山镇大市口广场举行,本周五学校团委与南航团委联合举行尊老爱幼活动 。优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工作重点 。与时俱进,中学生要怎样去学雷锋呢?在校园里如何搞好学雷锋的活动,不但值得学校、老师去思考,更值得同学们去思考 。
助人为乐,我们无数次地重复它,却未必解读得真切,我们理解受助于雷锋的大嫂大娘的感激,却很少去体验雷锋被感激时的快乐,我们常提及雷锋做过的好事无数,却不曾想过雷锋获得的快乐无数,我们想过要颂扬雷锋崇高的一生,却不曾想过要羡慕雷锋快乐的一生充实的快乐,为善的快乐,助人的快乐,因高尚的快乐而至的人生境界是怎样的一种境界,为什么我们不去追求和体验?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不一定要做轰轰烈烈的大事,也没必要刻意去规划做好事的方案,因为为善和助人本来就应该是我们做人的根本,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让我们为善,因为,为善让我们高尚,因为高尚让我们快乐 。
其实,细心地观察我们身边,为困难同学捐一点钱,为同学讲一道题,为小朋友撑一把伞,为集体献一计,然后说一声不用谢,这样的人很多,他们都在延续、诠释着雷锋精神,这种精神已渐渐地形成了我们社会行为规范的坐标,已成为国民精神的一个强音,有人说,缺少精神的民族永远是苍白的民族 。我们有理由大声的说:雷锋精神就像一切属于民族,属于时代的东西一样,永远地珍藏在亿万群众心底 。
今天学习雷锋主要是学习雷锋精神,根本的就是要用雷锋精神提高自身素质,现代社会发展得很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必须像雷锋那样,刻苦学习,锐意进取,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我们的校园盛开更多的文明之花,涌起更多的活雷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