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说课稿:各种各样的鱼

一、说教材: 线描画:线描画是用线条的变化来描绘对象及其形体结构的绘画方式 , 是最古老、也是最原始的一种绘画方式 , 也是我国传统绘画的方式之一 。线描画的绘画工具比较简单 , 可以用勾线笔、铅笔、油画棒、钢笔等 , 利用点、线、面来进行绘画 , 既可以对物象进行细致入微地刻画 , 也可以对物象进行简单地艺术处理;既可以进行造型训练 , 亦可作为艺术家表达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 。我班幼儿在通过简笔画的训练基础上 , 再进行线描画的练习 , 会使其绘画的精细方面和手眼协调方面 , 有很大发展 。不仅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 。同时能提高幼儿专心做事的能力 。更能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幼儿在欣赏、发现、感受线条美的同时 , 大胆进行创作 , 不仅能将幼儿零碎的经验加以提炼 , 而且与《纲要》中提倡的“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理念相吻合 , 同时在大班开展线描画 , 能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想象-发现-表现-创造”系列活动 , 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 促进个性的发展 。所以 , 我把线描画作为这学期我班美术特长训练的主要内容 。由此我设计了此次活动 。二、说目标 1、学习用线条的形状变化和疏密排列来装饰鱼 。2、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象大胆创作 , 发展幼儿的初步的创新能力 。3、向幼儿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教育 。活动重点:学习用线条的形状变化和疏密排列来装饰鱼 。活动难点: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作 。三、说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海底世界》 2、画好的线描画作品、其他小朋友画的线描画鱼 3、欣赏老师的作品 4、白纸 , 铅笔 【中班美术说课稿:各种各样的鱼】四、说教学方法: 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依据《纲要》的精神和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 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1、多媒体教学法 。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观察欣赏演示 , 则更为简洁、生动 , 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 。本次活动设计中 , 我通过幻灯片的展示 , 让幼儿感受到鱼宝宝身上线条的纹样美、图案美; 2、观察比较法 。观察法即运用观察进行教学的方法 。通过观察 , 幼儿既形成了准确的形体印象 , 又把握了局部的细节特点 。而在观察中进行比较 , 则能让幼儿更加直观地感受不同的创作手法带来的不同效果 。本次活动中 , 为了让幼儿直接感受点、线、面的疏密变化和规律性对装饰效果的影响 , 我采用了观察比较的方法 , 让幼儿在观察比较三幅特征明显的线描画作品中 , 发现装饰过于繁杂、无规律 , 装饰手法单一、缺少变化都不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 从而有效地突破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3、欣赏评价法 。欣赏评价法指的是将幼儿不同特点的作品进行对比评价 , 肯定各自的特点 。在本次活动的最后环节 , 我采用了欣赏评价法 , 在欣赏的同时围绕两个问题展开点评: 问题1、“你最喜欢哪个鱼宝宝?为什么?”使幼儿在审美的同时自然地习得经验 , 为下次经验迁移做准备 。问题2、“你是用怎样的线条和图案来装饰鱼宝宝的?”让幼儿用语言将自己的装饰意图表达出来 , 达到分享和交流的目的 。在这一环节 , 教师和同伴的欣赏与评价能让幼儿体验到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五、说活动程序: 共有5个环节: 1、观看多媒体课件:欣赏海底世界各种各样的鱼的花纹 , 引导幼儿说出鱼儿身上花纹的特点 。(导入活动 , 观看《海底世界》 , 初步感知欣赏各种各样的鱼 。) (1)教师语:在美丽的大海里 , 生活着许多快乐的鱼宝宝 , 他们和鱼妈妈自由自在的在海洋里嬉戏玩耍 , 一会儿在珊瑚里捉迷藏 , 一会儿在比赛游戏 , 一会儿又凑在一起说着悄悄话 , 可幸福了 。然后请幼儿讲讲自己最喜欢哪条鱼 , 它是什么形状的?身体各部位的名称以及身上的花纹是什么样的?特别是对形状怪异的鱼 , 启发幼儿尽可能讲详细一点 。2、欣赏课件:欣赏小朋友的作品 , 引导幼儿说说他们的画用了那些线条装饰的 , 并进行比较 。再欣赏老师的作品 , 让幼儿学习装饰鱼宝宝的基本方法 。我同时逐个展示各种点、线、面(即根据幼儿回答展示各种线形和点形装饰) , 既增强了趣味性 , 又有效地发挥了教育的功效 。(欣赏幼儿绘画作品 , 请幼儿互相说一说 , 这些鱼的形状及装饰的线条 , 说一说它们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花纹 。) 示范讲解几种鱼的画法:(欣赏老师的作品) (1)请幼儿说说老师画的画都用了什么线条来画各种各样的鱼 。(2)教师在幼儿最喜欢的鱼身上示范画出各种形状的线条 , 并重点讲解如何处理线条的疏密关系 。(3)请幼儿来装饰几条鱼宝宝 。(4)引导幼儿讨论 , 你准备画一条什么样的鱼? 3、通过比较 , 了解点、线、面的疏密变化和规律性对装饰效果的影响 。为了帮助幼儿理解线描画抽象的形式美的构成规律我选择了三副特征明显的线描画作品(图一:装饰过于繁杂、无规律;图二:装饰手法单一、缺少变化;图三:疏密变化恰当、有一定规律) , 幼儿通过观察比较 , 在教师的追问:“这两个鱼宝宝美吗?为什么”的过程中交流、探索、发现 , 从而掌握线描画的基本规律 , 为接下来的创作提供支撑 。4、幼儿创作 , 教师指导要点: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出各种奇形怪状的鱼 , 看谁想的和别人不一样 。(2)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花纹装饰鱼 , 并注意线条的疏密变化 。(3)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变化各种线条花纹 。5、观赏评析作品 (1)请幼儿自由互相讲述自己所画的鱼 (2)请个别幼儿谈谈自己喜欢哪一条鱼 , 为什么? (3)教师小结: 今天 , 小朋友帮助鱼妈妈找回了鱼宝宝 , 并且鱼宝宝身上的花纹都非常漂亮 , 线条的疏密也很好 , 鱼妈妈谢谢你们了 , 现在我来当鱼妈妈 , 小朋友来当鱼宝宝 , 我们一起游到大海里去做游戏吧 。六、效果预测: 整个活动我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 , 在活动设计中 , 我既给予孩子技法上的帮助 , 又给予孩子充分的创造空间 。活动中我始终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充分尊重每位幼儿的创造 , 肯定、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观和表达方式 , 让幼儿在特别宽松、开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美、表现美 。根据对本次活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与教学程序的设计 , 估计活动的重难点将会得到突破 。但是由于孩子存在个体差异 , 因此 , 我在活动中还将根据孩子的基础和能力水平 , 给予相应的指导 , 使孩子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最大限度提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