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个例子 , 比如土豆原来的基因排列是“1 , 2 , 3 , 4” , 把它送到外太空进行漫游诱变之后 , 基因也只是变成了“1 , 3 , 4 , 2” 。 只是排列顺序发生了变化 , 才导致农作物加产或者农作物本身变大 。 如果原本“1 , 2 , 3 , 4”的基因里混进来以前没见过的其他数字 , 那就有可能是安全性充满未知了 。
既然安全性没有问题 , 太空食物个头变这么大 , 会不会出现口感变差等问题啊?
但是根据实际培育情况 , 很多太空物种口感反而变得更好了 , 比如前文提到的太空青椒 , 要比普通的地球青椒维生素C的含量增加20%;而太空黄瓜 , 除了个头比普通地球黄瓜大 , 口感也更鲜嫩多汁 , 虽然皮也有点厚 。
除此之外 , 太空小番茄也要比普通小番茄的含糖量高 , 如果大面积扩产可以当水果来吃;而太空萝卜除了口感喜人 , 还学会了一个太空特有技能 , 让害虫不敢近身 , 可见这真是萝卜界的金钟罩啊;
最后太空西瓜就很有特色了 , 含糖量超高 , 吃起来沙甜可口 。 那么以后的夏天就是:枯藤老树昏鸦 , 空调wifi太空西瓜了 。
结语
人类的生存从陆地逐渐发展到海洋 , 最后又跃入大气层向外太空探索 , 并且能够适应和利用外太空 , 这对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说 , 是一次伟大的跨进 。
然而 , 虽然太空环境蕴含着各种资源和能量 , 但是普通人对于未知事物还是抱有保守态度 。 由此可见 , 我国的太空育种产业化推广工作还需要我们共同去努力 。
关于太空育种产业化发展 , 中国航天科技提出两点建议:
一是要创新优良品种推广机制 , 国家与地方指定相关政策进行扶持;二是结合国家新农村建设筹划 , 产后农产品加工使农民致富 , 带动农场经济发展 。
除此之外 , 在全国按照地区和品种建立航天育种示范基地也能够让人们都充分认识航天育种 。 示范基地还可以组织农户进行大规模生产 , 为农民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 , 真正带动我国粮食产量增长 , 填补我国两千亿粮食市场 。
推荐阅读
- 重大成就!我国首颗陆地探测卫星升空,印度人惊叹:真是不可思议
- 这野兽真可怜!常被黄鼬咬断脖子,豹叼它喂幼崽,猞猁靠它过日子
- 刚刚启动!第一棒是他
- 事关月球采矿控制权,美国拒绝与中国合作,没想到中方已抢先一步
- 史上唯一被陨石砸中的人,虽只受了皮外伤,但后续的麻烦却没停过
- 散伙的前奏,美再危及国际空间站,中国需警惕,NASA自断后路
- 最亮的彗星身上发生了不寻常的事
- 屡次碰瓷中国空间站,马斯克的星链卫星到底想干什么?
- 中国航天2022首次开门红,长二丁的成功发射,对全球贡献多大
- 中国天眼有大发现,47天内发生1652次神秘爆炸,和外星人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