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鳍豚 已经功能性灭绝的“长江女神”


白鳍豚 已经功能性灭绝的“长江女神”
文章图片

白鳍豚 已经功能性灭绝的“长江女神”
文章图片

白鳍豚 已经功能性灭绝的“长江女神”

在地球漫长的生命演化过程中 , 出现过各种各样的生物 , 在人类出现之前 , 便有恐龙 , 三叶虫等生物的存在 , 它们突然出现 , 又突然灭绝 , 在当今的地球上毫无踪迹 , 只留下它们存在过的痕迹化石 , 令人遐想万千 。 在地球已经灭绝的生物中 , 我国有种鲸类生物 , 它被称作“水中大熊猫”和“长江女神” , 说到这 , 大家都知道了 , 这就是闻名中外的白鳍豚 , 却在短时间内突然灭绝 , 这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01 白鳍豚生活习性
白鳍豚是中国特产的一种小型鲸 , 身体呈纺锤形 , 全身皮肤裸露无毛 , 有恒定体温 , 总是在36℃左右 。 白鱀豚是我国特有物种 , 仅产于长江中下游 , 是世界上仅存的四种淡水豚中所剩数量最稀少的一种 , 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
身长1.5—2.5米 , 成熟个体最大体长 , 雌性2.5米 , 雄性2.3米;体重100—150千克 , 最多230千克 。 吻部狭长 , 约30厘米 , 前端略上翘 。 喷气孔纵长 , 位于头顶左侧 。 眼极小 , 在口角后上方 。 耳孔呈针眼状 。 背鳍三角形 , 鳍肢较宽 , 末端钝圆 , 尾鳍呈新月形 。


白鳍豚(淡水鲸类)白暨豚是食肉动物 , 口中约有130个尖锐牙齿 , 为同型齿 。 成年白鳍豚一般背面呈浅青灰色 , 腹面呈洁白色 , 在阳光的照耀下尤其光亮 , 新生幼体体色略深 。 水平伸展的鳍肢和尾鳍上下两面分别与背面和腹面同色 , 这样的颜色分布恰好与环境颜色相符 。 当由水面向下看时 , 背部的青灰色和江水混为一体很难分辨;当由水底向上看时 , 白色的腹部和水面反射的强光颜色相近也很难被发现 。 这使得白鳍豚在逃避敌害、接近猎物时 , 有了天然的隐蔽屏障 。
02 为何灭绝
白鳍豚也被称为中华江豚 , 是我国独有的一种鲸类生物 。 根据挖掘出的化石显示 , 早在2500万年前便已经出现在地球上 。 大约在2000万年前 , 迁徙进入了长江中 , 根据古籍中记载 , 在公元前三世纪 , 白鳍豚的数量保守估计也是5000多头 , 在20世纪50多年代 , 科学家统计白鳍豚数量应该在6000多头 。


但在1970葛洲呗建立后 , 白鳍豚的数量急剧变少 , 在1979年我国变宣布白鳍豚为濒危物种 , 大概在1980年期间 , 湖南渔民捕获了世界上第一头存活着的白鳍豚“淇淇” , 立刻被送往武汉的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救治并饲养 , 人们希望能通过人工养殖的办法 , 将白鳍豚的数量增加 。


在1983年 , 我国通过立法保护 , 宣布捕捉白鳍豚为犯法行为 , 在1984年白鳍豚引发了全国人民的关注 , 许多人纷纷捐款 , 希望能够挽救这一濒危物种 。 可惜 , 1997年之后 , 科学家观测到的白鳍豚数量越来越少 , 在2006年后科学家再也没有在长江流域观测到白鳍豚的影子 。 随着2002年武汉研究所的人工饲养的白鳍豚衰老死亡 , 科学家们宣布白鳍豚功能性灭绝了 。 最后一只人工饲养的白鳍豚“淇淇” , 也在死亡后刷上了一层油漆 , 被制作成了生物标本 , 放到了海洋生物灭绝展览馆展览 , 惊醒人们注意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


归其原因是人类无休止的捕鱼和其他各类活动 , 让白暨豚的数量日益减少 。 因为无节制的捕捞 , 白暨豚找不到足够的食物 , 又因为现代捕捞工具的误伤 , 不少白暨豚等不到人类将他们放归江中 , 就因为挣扎受伤 , 死于非命了 。
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 不要让越来越多的生物 , 只留下标本和纪录片 , 不要让我们的后代只能去标本馆才能看到这些曾经存在过的生物 。

推荐阅读